罪跡

第兩百二十章 結局的定義(2/2)

    他邊等待這易衷的回答,邊順著村路往前走,腦海裏有一種琢磨不透的意識牽引著他往某個方向去。

    “這個問題本身就沒有標準答案。所以也無論對錯。”易衷說。

    “在以後的日子裏,你會遇到無數像這樣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如果每一個問題都妄想一個準確的解法,你反而會被固化。”易衷回答道。

    陶林聽著易衷說的話,最後隻是苦笑了一聲。

    “你們兩個人的初衷都是一樣的。隻是餘子江的做法更保守一些,而你的想法更激進一點。”易衷又說。

    “自首並不是最好的結局。”陶林說。

    “一個案子最後的終點並非你如何抓到了罪犯,而是罪犯最後被如何懲罰了。”易衷說道。

    “你對結局的定義是錯的。”電話那頭的易衷笑著說道。

    陶林往前走,逐漸走進了一片黑暗裏,混沌的黑裏隻剩下他這一點點手機的光芒。

    “如果他的自首,最後真的能改變他的審判呢?餘子江一定會後悔他自己現在的選擇。”陶林歎了一口氣說。

    “你隻是在害怕罷了......”易衷突然一笑。

    “我?!”陶林的心突然咯噔一下。

    “我能害怕什麽?”他冷笑了一聲,聲音卻不自覺地顫抖了起來。

    “害怕這個罪惡至極的人到頭來死不了。”易衷看穿了陶林在想些什麽。

    “你還是對法律的審判不太有信心。”她說。

    “我......”陶林好像想到了什麽似的,聲音一下變得顫抖起來。

    “你難道看過哪個罪惡至極的嫌犯逃過了最後的製裁嗎?”易衷反問。

    陶林張了張嘴,想說什麽,卻又做了個有些猙獰的表情,把話生吞了回去。

    易衷無法看到電話後的陶林是個怎樣怪異的表情。

    “我一直都相信——當一個罪犯決定犯下滔天罪行的時候,他最後的結局就已經被寫好了。”易衷說。

    陶林突然停下了腳步,他聽著易衷的話,凝視著這片混沌的竹林,他的心情突然五味雜陳。

    “追逐隻是一個過程,改變不了他罪無可恕結局。”易衷說著,陶林就靜靜地聽。

    “所以啊!你要對最後做出判斷的法律報以信心。無論過程多麽坎坷,最後它都會給出最讓人滿意地審.判答卷。況且這個世界上有很多雙眼睛正看著它做答,若是真有什麽不妥的地方,它會及時修正的。”易衷歎了一句。

    陶林沉默了許久,他仰頭看著天上閃爍的星星,心裏有些說不出的壓抑。

    陶林想要盡快結束這個話題,及時這個話題聽上去沒有任何讓人不舒服的地方,但陶林就是不自覺地抗拒。

    “我明白了。”他最後說,妥協和順從能達到他終止話題的目的。

    “其實我也不想和餘子江有什麽矛盾,我倆的爭吵總是斷斷續續,但每一次通常不會持續太久,從奪心連環殺人案開始我們就是這樣。”陶林笑了笑說。

    “這大概是一種相愛相殺的相處方式。”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