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江

第283章 過渡性產品(1/2)

    “廠長,要看新產品不是得去大城市?咱們往山溝溝裏鑽是幹嘛啊?”走著走著,金師傅覺得不對勁了,這不是去大城市,是進村啊?

    “大城市確實有很多好產品,可那些產品不適合咱們啊!咱們和那些大廠競爭可競爭不過!所以咱們得從那些大廠還沒有注意到的市場著手,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這樣才能活下去!”我黨的戰略方針也可以用在商業上麽。

    “既然化肥是給農村、給農民兄弟用的,那咱們就應該去農村,看看他們到底想要什麽樣的產品,然後又有什麽樣的產品是我們眼下能生產的!”老金不管是技術還是車間管理都不錯,就是市場敏感度差了點。

    這可不行啊,有時候不隻是產品做得好就有人買的,柯達直到破產的時候,他們生產的膠卷依舊完美,然而數碼相機時代,已經沒多少人用膠卷了。

    更讓人無言以對的是,數碼相機最早還是柯達公司的員工發明出來的;1975年,一名叫史蒂夫-薩森的柯達工程師,發明了第一台數碼相機,他後來被稱為“數碼相機之父”。

    柯達公司也意識到了這款相機的潛力,不過出於考慮到傳統相機、膠卷業務的影響,並沒有花費大力氣來進行開發推廣。

    而是將其放在實驗室,找工程師先行研究;而且柯達在實驗室裏麵,對數碼領域的研究也非常深入,光專利就有一千多項。

    這就是柯達公司的選擇,以膠片為主,數碼技術在實驗室慢慢升級,在當時的情況下看,這似乎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不過,時代的先機卻已經失去,盡管後來柯達公司也推出了數碼相機,但是在索尼、佳能等各種大品牌,與手機攝影異軍突起之間,隻能宣布破產。

    冉江不指望馬上就能讓金師傅擁有敏銳地市場洞察力,不過能多些了解也是好的;而且想要轉型生產新的產品,也離不開他的支持,所以才把他給帶上了。

    吉普車搖搖晃晃地前行,冉江琢磨著,現在駕照管得不嚴,等回去後抽個時間找找人,看看能不能盡快弄一本。

    在溫洞縣估計不會有人攔他,就算攔住了報幾個名字也能過關,但終究不是啥好事兒,要是被人抓住把柄也是不小的麻煩;而且將來他肯定還要經常去市裏、去省城忙活,到那些地方他的麵子可就不一定管用了,還是得有一本啊。

    冉江沒在黃平鎮停留,這要是被趙天波或者藍顯福看到了,非得拉著喝酒不可,現在他可沒這個時間。

    到了山下,剛好看見老田頭背著東西準備回去,於是冉江按了下喇叭,停下車探出頭來,“田叔,上車,捎你一段。”

    “哎呀,冉村長,你可是回來了!呀呀呀,這進了城就是不一樣,連車都有了!”老田頭樂嗬嗬的答應了。

    “這是化工廠的車間主任金師傅。”介紹一番之後,冉江說道,“我這回回來是找村裏幫忙的,”

    “村長,你說這話傷我們的心哩,你要是有啥事情,盡管開口就行了!還說幫忙就太見外了!”老田頭不高興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