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江

第142章 分析(1/2)

    陳江河想要插話,卻被冉江攔住了,冉江反問道,“金水叔,那你說雞毛不留在義烏,又該去那裏?”

    “以他的本事和性格,不管去了那兒,都是做小買賣,你害怕他在義烏被人抓投機倒把,難道就不怕在別的地方也被抓麽?”

    陳金水不說話了,他很清楚陳江河的性格,正如冉江所說的那樣,就算去了外地,他也會麵臨著同樣的風險。

    實際上,去南邊會好一些,那邊的風氣比義烏開放許多,商業氛圍比較濃鬱;但這也並不代表陳江河去了就沒問題。

    這一時期做生意的大多都是一些草莽中人,他們可不怎麽講規矩,一個外地人跑過去,遇到問題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見陳金水不說話了,冉江繼續勸道,“金水叔,照我看,雞毛留在義烏還要好點,當年的事情早就沒多少人記得了,更不會追究雞毛!”

    除了害怕投機倒把打擊小組抓陳江河之外,陳金水還擔心有人翻舊賬,把陳江河當年放火救他們的事情翻出來。

    “在義烏,縣裏有我照應著,有什麽風聲都能提前讓雞毛知道;鎮上又有您,就算縣上來人要抓雞毛,你也能提前讓他跑吧?這不比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要好得多?”在義烏,陳江河就是地頭蛇,在外地,那可沒這些依仗。

    “而且謝書記也很欣賞雞毛,隻要謝書記還在義烏,雞毛就出不了問題!”冉江還打算把陳江河帶去和謝高華聊聊呢。

    “謝書記剛從衢州調過來,就鬧出這麽大的事情,照我看,他在義烏待不長。”陳金水似乎終於找到了反對的機會。

    “金水叔,您隻看到有多少人反對謝書記,怎麽就沒看到最後謝書記的決議還是通過了呢?縣裏不是把東西還給駱玉珠她們了麽?”冉江反問道。

    “這說明了什麽?說明實際上縣裏的其它領導也清楚,咱們義烏光靠種地養不活這麽多人,做小生意好歹還有個奔頭,隻是他們還沒摸清楚中央的政策,不敢開這個口子,所以等謝書記拍了桌子他們才同意!”

    這樣他們就把政治風險全都轉嫁到了謝高華身上,將來要是有人追究,隻會處理一個謝高華,他們受牽連的可能不大。

    謝高華不會不知道這些,他可是經驗豐富的老幹部了,不過對此他沒有絲毫不滿,同時在心裏隱隱地還希望他們這麽做,因為這樣可以保存更多種子,讓這些人繼續幹,總比換上來一堆保守派要好得多。

    以前看電視劇的時候,冉江還以為謝高華是孤軍奮戰,現在積累了足夠的經驗之後,他也能看明白一些東西了。

    有時候,表麵上的反對並不是真正的反對,表麵上的支持也不是真正的支持,這裏麵的門道可是多著呢。

    本地幹部和謝高華沒有提前溝通,卻默契地上演了一處好戲,保住了義烏發展的可能性。

    要是隻有謝高華一個人支持義烏放開政策,義烏怎麽可能變成日後享譽全球的小商品貿易中心?這是幾代人努力的結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