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江

第50章 咱是有靠山的人(1/2)

    要是市裏或者區裏的領導,他們肯定得好好對待,人家要過來報案,起碼所長都得出來吧?

    不過外地的領導和自家沒啥瓜葛,而且還不是係統內的,那就先聽聽吧,於是讓張樹成坐下,說明案子的經過。

    然而張樹成並沒有直接開口說案情,而是說起了自己的工作,“吊莊辦這個部門你們可能不太清楚,我先簡單的介紹下!”

    你不是來報案的麽?給我說這個幹嘛啊?準備記錄案情的警察還有點納悶,可人家畢竟是體製內的領導,所以就耐著性子繼續聽了下去。

    “吊莊移民是咱們區裏經過多年實踐的一種生態移民模式,其特點是在自治區所轄區域內,將貧困人口成批地從一個生態脆弱地區遷至另一個有荒地資源的地區,重建新家園,構建新社區,實現脫貧致富和持續發展。”

    “早在1983年區裏農業建設的規劃會議中,便確定了了這一帶有地域性的特色的名詞,通過這一通俗名稱的運用,調動了異地農民遷移的積極性,也使思想動員工作得到了順利進行。”

    怎麽還開始說八十年代的事情了?這都過去十年多了吧?警察有點不耐煩了,打算提醒張樹成進入正題。

    但很快,張樹成的話就讓他改變了態度,“當時區裏幾位領導都表態要大力支持吊莊移民工作,其中就包括咱們區裏現在的幾位主要領導。”

    張樹成報出了幾個名字,其中就有區裏班子的主要成員,這下警察可不敢打斷他的話了。

    “自從1990年開始,我們玉泉營開始從海吉縣等貧窮落後地區,吸引老百姓來吊莊,在戈壁灘上開墾土地,到銀川等地打工賺錢,用於擴大生產,改善生活,如今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果。”

    說完他還拿出一份報紙來,上麵有一篇區報轉載海吉縣的文章,並在評論中大力表揚了玉泉營吊莊辦的工作。

    “這是您吧?”警察看到了報紙上張樹成的照片,區報的分量他是知道的,能被區報點名表揚張樹成,說不定很快就能得到提拔。

    要是我今天沒接待好,人家那天調到市裏或者區裏來擔任更重要的工作,那我不就要倒黴了?

    “區裏呢,對咱們的工作一直很重視,出台了許多配套政策,比如要求各部門優先雇傭吊莊戶,鼓勵吊莊戶自主創業,在稅收和手續上提供便利等等!”

    說到這張樹成突然語氣一變,大聲質問道,“但是我們的吊莊戶在你們的轄區內自主創業,為解決吊莊戶的就業問題、養殖雞銷售問題做出了突出貢獻,結果遇到事情了找你們幫忙,你們卻不管不問,這是什麽道理?”

    剩下的話張樹成沒有明說,但看他的意思,今天派出所要是不給個滿意的答複,他就要把對區裏的重要指示不聞不問的帽子給扣上來了。

    “張主任,張主任,咱們有話好好說,有話好好說!”這位扛不住了,連忙起身道,“這裏麵肯定有什麽誤會,我這就請我們所長出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