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江

第38章 上課(1/2)

    “今天叫大家來呢,主要是上課來了。”冉江站在講台上,下麵坐了幾十位來吊莊的村民。

    這些人大多數都是年輕人,最多也就二十來歲、三十出頭,再大一些的一聽說要上課,都本能地覺得自己學不會。

    “可能就有人要問了,說額又不考學又不幹啥的?為啥要來上課?所以額就先跟大家說說這事兒!”這一點也是必須的,不說清楚下次來的人更少。

    “大家來玉泉營,短的個把月,長的一年多,對玉泉營的情況應該都有所了解,這地方未來的發展前景確實比咱們原來住的地方大。”

    “但是要下力氣、要花錢才能把這地方整治好,不管是改造戈壁灘,還是蓋房子,都得花錢,但是錢從那兒來呢?最主要還是去打工!”

    “想打工,最近的就是旁邊的國營農場跟鎮子上,可國營農場隻有在農忙季節才臨時招人,鎮子上的工錢又不如銀川、蘭州這些大城市!”

    事實上,隨著吊莊戶的不斷湧入,附近的鎮子上已經沒啥工作機會了,但是這事兒不能直說,要不然肯定會打消吊莊戶的積極性,搞不好就有人回去了。

    所以冉江回避了這個問題,直接把話題引到銀川、蘭州工資更好上,“咱鎮子上打工一天七八塊,銀川、蘭州那邊能到十二三塊,這差距就大了。”

    “得福,真有這麽高?可是就算咱們想掙這個錢也找不到門路啊?”李楊三有點動心了。

    “這個問題額早就想到了,前幾天和王研究員聊了下,他們農科院經常需要臨時工幫忙種地、蓋房子啥的,要是有活了他可以幫忙牽線介紹。”這是冉江把王研究員拉到玉泉營來的另一個好處。

    其實現在大城市賣力氣的機會還挺不少,隻是玉泉營的吊莊戶們大多都從來沒去過大城市,不知道該怎麽找工作。

    隻要有人先去幹上幾個月,熟悉了環境,知道哪裏缺人後,就會叫上關係近的村民一起過去。

    這是村民們出外打工最習慣的方法,有熟人在一起就要放心一些,而且還能彼此互相照應。

    所以盡管農科院提供不了多少工作崗位,冉江還是想和他們合作,隻有先走出去一部分人,才能帶動更多人走出去。

    “還有這好的事情?”當下就有人盤算起來,銀川到玉泉營也就幾十公裏,汽車、火車都有,要是有機會,確實可以出去試試,就算萬一不行,回來也方便。

    又回答了幾個問題,感覺大家的情緒都差不多了,冉江就開始正式上課了,“要想去大城市打工,有些東西你們得先學會了。”

    “額先說好,上完課咱們得考試,考試合格的優先介紹給王研究員,要是不合格,額可不敢讓你們出去亂跑。”

    “咱們要上的課其實很簡單,就是教你們看地圖、看公交站牌,看單位、商店的牌子,知道咋買票、咋打電話,知道交通規則,了解了這些,你們就能在大城市安生待下去了!”這些是基本常識,但確實有很多村民不知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