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斷列傳

中卷(3/3)

    王僧虔

    琅琊王僧虔,博涉經史,兼善草隸。太祖謂虔曰:“我書何如”卿曰:“臣正書第一,草書第三。陛下草書第二,正書第三。臣無第二,陛下無第一。”上大笑曰:“卿善為詞也。然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虔曆左仆射尚書令,諡簡穆公。僧虔長子慈,年七歲,外祖江夏王劉義恭迎之入中齋,施諸寶物,恣其所取,慈唯取素琴一張、《孝子圖》而已。年十歲,共時輩蔡約入寺禮佛,正見沙門等懺悔,約戲之曰:“眾僧今日何乾乾。”慈應聲答:“卿如此不知禮,何以興蔡氏之宗”約興宗之子也。謝超宗見慈學書,謂之曰:“卿書何如虔公”答雲慈書與大人,猶雞之比鳳。超宗,鳳之子。”慈曆侍中,贈太常卿。約曆太子詹事。

    又齊高帝嚐與王僧虔賭書畢,帝曰:“誰為第一。”僧虔對曰:“臣書,臣中第一。陛下書,帝中第一。”帝笑曰:“卿可謂善自謀矣。”

    王融

    齊末王融,圖古今雜體,有六十四書。少年仿效,家藏紙貴。而風魚蟲鳥是七國時書,元長皆作隸字,故貽後來所詰。湘東王遣沮陽令韋仲定為九十一種,次功曹謝勳增其九法,合成百體,其中以八卦為書為一,以太為兩法,徑丈一字,方寸千言。

    蕭子雲

    梁蕭子雲,字景喬。武帝謂曰:“蔡邕飛而不白,羲之白而不飛,飛白之間,在卿斟酌耳。”嚐大書蕭字,後人匣而寶之,傳至張氏賓護,東都舊第有蕭齊前後序,皆名公之詞也。

    武帝造寺,令蕭子雲飛白,大書蕭字,至今一字存焉。李約竭產自江南買歸東洛,建一小亭以玩,號曰“蕭齊”。

    蕭特

    海鹽令蘭陵蕭特,善草隸,高祖賞之。曰:“子敬之書不如逸少,蕭特之跡遂過其父。”

    僧智永陳

    永欣寺僧智永師,遠祖逸少。曆紀專精,攝齊升堂真草唯命。智永章草及草書入妙,行入能。兄智楷亦工書,丁覘亦善隸書,時人雲:“丁真永草。”

    又智永嚐於樓上學書,業成方下。

    梁周興嗣編次《千字文》,而有王右軍者,人皆不能曉其始。乃梁武教諸王書,令殷鐵石於大王書中,榻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紙,雜碎無序。武帝召興嗣,謂曰:“卿有才思,為我韻之。”興嗣一夕編綴進上,鬢發皆白,而賞錫甚厚。右軍孫智永師自臨八百本,散與人外,江南諸寺各留一本。永公住吳興永欣寺,積年學書,後有禿筆頭十甕,每甕皆數石。人來覓書並請題額者如市。所居戶限為之穿穴,乃用鐵葉裹之。人謂為“鐵門限”。後取筆頭瘞之,號為“退筆塚”,自製銘誌。

    嚐居永欣寺閣上臨書,所退筆頭置之於大竹簏,簏受一石餘,而五簏滿。

    僧智果

    隋永欣寺僧智果,會稽人也,煬帝甚善之。工書銘石,其為瘦健。造次難類,嚐謂永師曰:“和尚得右軍肉,智果得骨。夫筋骨藏於膚肉,山水不厭高深。而比公稍乏清幽,傷於淺露,若吳人之戰,輕進易退,勇力而非武。虛張誇耀,無乃小人儒乎。”智果隸行草入能。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