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軍庫

第1353章 保護價(2/3)

    “哎,我就是大字不食一個的主,哪裏有這樣的腦子,這都是我們我們的小欒省長說的,這些事情在楊報中也有過記載的。隻是別人還多有懷疑,老漢心眼子實成,感覺到可行就這樣做了,所以今年地裏的產量比旁人多了不少,肉食也賣上了價格。不過明年其它的農戶們也會有樣學樣,如此明年的肉價和糧食價格想必會下落一些吧。不過這就已經很好了,想我王老漢活了近五十年,哪裏過過如今這般的日子呀,以前能吃飽肚子就要感謝老天爺了,一旦遇到災荒,更是早早就要出去討飯,現在想想,那日子當真就不是人過的呀。”

    王老漢還在那裏感歎的說著什麽,但楊晨東已經聽不到了,他的思緒已經落到了剛才那句明年的肉價和糧食價格想必會下落一些吧上來。

    有句話說的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這不僅僅是說打仗最早的是百姓,同樣也在說遇上豐收之年的時候,苦的依然還是百姓。因為一旦豐收的時候,糧食就會麵臨著過多的問題,所謂物以稀為貴,任何東西,一旦多了便不在值錢了,以使得有些時候,豐收反而成為了一種小小的災難。

    如此一來,必須就會影響到百姓們的積極性,來年不在努力種地了,一旦遇到災荒之年的話要怎麽辦?沒有了足夠的糧食,難免就會出現餓死人的事情發生,這是楊晨東絕對不允許出現的。

    想要解決這件事情,那就必須要想辦法。楊晨東心中想的就是一個詞匯——保護價。

    是的,就是保護價。指的是給各農作物定一個最低標準的價格。在這個價格上去賣,百姓們賺頭不大,但一定是不能吃虧的。如此一來,不管是什麽樣的豐收,百姓也不用擔心糧食會賣不出去了,這樣他們的積極性就會越來越高,出產的糧食自然也會越來越多了。

    至於說這以保護價的價格收上來的糧食要怎麽處理?換成旁人或許會頭疼,但楊晨東就不需要擔心了,現在的楊係地盤之大,已經不可想像,至於遠超於古人之最了。有了這麽大的地盤,總不可能哪裏都是豐收之地吧,他可以南糧北調,或是北糧南調,如此一來,不管哪裏發生災荒都不必擔心了,可以用這些糧食進行調整。

    再說了,也可以把這些多餘的糧食賣給還不屬於楊係的其它勢力和國家。尤其是一些沒有什麽曆史的小國家,他們的糧食一向不夠吃,隻要價格合理,一切都不是問題。

    即然想到保護價的,楊晨東認為有必要把這件事情馬上就執行下去,現在正是豐收的時候,萬不可因為糧食過多而傷到了百姓才是。“楊二,派人去通知曲易城衙門,告訴他們我來了。”

    事情已經了解的差不多了,楊晨東也沒有必要在隱瞞著什麽身份,他本心也想看看這裏的父母官,給他們一些鼓勵,畢竟這裏的發展還是很不錯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