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軍庫

第1351章 胡濙休養(2/3)

    朱祁鈺就屬於運氣很不好的那一種人。且不說曆史之中,最終他又被英宗朱祁鎮給翻了盤,單說這一世他碰上了楊晨東,就已經注定了他的結果,無論多麽努力,也不會統一大明了。他的努力所換來的結果,不過就是北明晚一些滅亡而已。

    困難就在眼前,朱祁鈺自然是不想低頭的。可是現實就是這般的殘酷,五星軍又是那麽的強大,如果他現在依然是一意孤行還要與五星軍為敵的話,弄一個不好,便會賠的傾家蕩產,便是連皇位都有可能丟了,這個盤局之大,他不得不多考慮考慮,他是否真的賭的起呢?

    有心殺敵,無力回天。

    這句話用來形容朱祁鈺實在是最恰當不過了。當一個人實力不強的時候,縱然心中有百般氣憤,也是無可奈何。更要不說成大事者,便不能意氣用事了。

    想到北明現在的情況,想到即便是調拔軍隊,也需要時間,而且他們的戰鬥力如何,便是朱祁鈺自已心中也沒有底氣。最終伴隨著一聲長歎之後,朱祁鈺的情緒開始重新的穩定了下來。

    一直在暗中觀察著的徐有貞,眼見朱祁鈺的情緒正逐漸的平穩時,又是上前一小步說道:“皇上,小不忍則亂大謀呀。”

    徐有貞的所為不過就是在給朱祁鈺的退讓尋找台階而已。而在聽完了這句話之後,朱祁鈺果然就歎了一口氣說道:“是呀,徐愛卿所言及是,五星軍之強大非是我們在沒有準備之下可敵的。即是如此,便與他們談談吧,他們上一次不是提出要百姓百萬嗎?眾卿家就議一議,此事可否成行?”

    雖然是帶著疑問之意,可實際上能說出這些話的時候已經證明,朱祁鈺在心中認可了這個提議,不然的話又怎麽會隨便的提出來呢?

    在這裏要說,帝王眼中所謂的民,多是指可以看到的百姓。就比如說殿上的眾臣,以及那些時不時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上書的鄉紳士族等等。畢竟帝王常年居於宮中,外麵的世界到底是什麽樣的?百姓過的到底如何?這一切他不過都是道聽途說,看奏折所得一個基本的印像而已。

    這也就是在很多時候,史書中所記的什麽天下太平,盛世生平指的就是那些官員和士子以及鄉紳們過的很好。至於真正底層的百姓,至少在新華夏國成立之前是沒有全民都吃飽穿暖的時候。

    不能對民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便無法體會交出百萬百姓時的真正痛苦。這一切在朱祁鈺眼中,也不過就是一個數字而已。還是那句話,大明的底蘊還在,不過就是一百萬最底層的老百姓而已,付出就付出了。隻要做帝王和做官的人可以過很好,這些又算得了什麽呢?

    從不把真正底層的百姓當回事,也從不把他們當人看,朱祁鈺才輕輕鬆鬆的問出了這句話,六部尚書傾刻間也是數人雙眼一亮,他們知道,自已開口的時候到來了。

    似是生怕被朱祁鈺看輕了,想唰著一波存在感的戶部尚書金濂第一個就站了出來,“皇上,此事可議。但題目要有所改變,這不是我們畏懼了武南王,給他們百萬百姓,而是在對方請求之下,我們本著天朝上邦之國的胸懷賞賜給武南王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