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幽寒對飲食,還算滿意。這裏似乎不習慣重口味,沒有用那麽多的調料,菜一般都很清淡,原汁原味,這很符合水幽寒的飲食習慣。當然不能像大戶人家那樣精工細作,不過偶爾有些小店的一兩道吃食,還是很有特色的。應該是店家的私房菜吧。水幽寒一直認為,大嘴吃四方,是福氣,前世就沒有節食減肥的習慣,也沒有任何飲食禁忌,到這裏自然是更沒有啥負擔,自己現在身體這樣,就該多吃些,才能補養起來。

    雖然李管事不多話,可是從駱駝的閑談,還有其他人的閑聊中,水幽寒還是大略了解了當下的時勢背景。

    現在朝代是周,今年是周啟宗23年,國姓為柴。現在的是第三任的皇帝,據說,第一任的皇帝是受前朝宋的最後一任皇帝的禪讓,登上的皇位,世稱周太祖,周太祖即位時,國家的局勢是不太好的,內憂外患,內憂是朝內貪官橫行,外患是西北的蠻族時時侵犯。周太祖即位後,勵精圖治,對內肅清吏治,培養精兵良將,對外則采用先禮後兵,各個擊破,連橫合縱等策略,平定了西北部的戰亂。經過周朝兩代皇帝的經營,到了這任皇帝,基本上是可以說是國泰民安的,隻是西北偶爾會有戰事,但大體上都是大周占優勢。

    也許是心情放鬆的關係,也許是身體上受的創傷太嚴重,水幽寒十分嗜睡,在馬車裏也能睡上小半天,漏過好多風景沒看到。就這樣一路吃了睡,睡了吃,看看風景,聽聽八卦,走了十幾天,終於來到沂山腳下的王家莊。

    李管事路上已經向水幽寒說過,這次夫人安排她來自己王家莊上的一座房產來養病。這個院子,是夫人的陪嫁,除了每年找人做些修繕外,平時隻有一個老仆在看門和打掃。夫人在距離王家莊二三十裏的沂蒙鎮上,還有兩三家鋪子,也是夫人陪房的老人兒在照管。

    這是座三進的大宅,前麵是門房,馬廄,男仆住的偏廈,二進是正廳,幾間客房,最後一進是內院,有正房,廂房,還有丫鬟婆子的小矮廈。房子後麵是個大花園。這座宅子,並沒有建在王家村內,而是建在離村約二裏地,緊靠沂山腳下。園子後麵就是峭壁和茂密的樹叢,隻有鳥才能飛的出去。整座宅子隻有一個正門,再沒有些角門,後門之類的。

    確實是她“養病”的好處所。

    李管事請水幽寒在正廳坐下,引了一個五六十歲的老仆來給她見禮,說道:

    “奶奶,這個就是海伯,以前在王老太爺(楚夫人的父親)身前伺候,後來給了夫人做陪房,跟著咱們侯爺去過戰場,受了傷,本來應該封官拜爵的,被海伯推辭了,隻想著回家養老,又不肯白受府裏供養,夫人就派了他來看這裏的宅子。這次您來這裏養病,夫人吩咐了,為了讓您能夠靜養,就不給您安排人伺候了,海伯不方便到內宅伺候,就隻負責看守y院門,再就是管管前兩進院子的打掃。這內院,還有後麵的園子,奶奶您可以自己安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