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郎看到這封信,自然生氣,畢竟又不是他讓李三郎夫妻來幫他的,事實上是李三嫂看安然出手大方,每次幫她都能給幾兩銀子,比他們夫妻一年掙的錢還要多,貪這筆錢,所以才每次一聽到自己家有事要忙,便趕緊過了來。

    而且他們很是貪婪,知道自己家夥食好,把家裏孩子全都帶了來大吃大喝,不像老大老二家,為防家裏被人偷了,不會全部出動,還在家裏放一兩個大孩子或找娘家人幫忙看家,他們家為了跑到自己家,多吃點好的,沒留一個孩子,怕要花錢,也沒找其他人幫忙看家。

    不是自己找的,是他們自己來的,現在他們沒人在家,出了事,就來找自己要錢,哪有這樣的道理。

    於是便沒搭理,反正李三郎總不能找到京城裏來找他要錢。

    李四郎進京後,安然便拿出一千兩銀子,在一個位置還不錯的地段,買了一個三進帶花園的宅子。

    這宅子價格比老家那個貴多了,但麵積還及不上老家那個,但也沒辦法了,京中物價貴,一千兩銀子,在這樣一個位置還不錯的地段,能買這麽大的宅子,已經很不錯了。

    為了買這個宅子,幾乎掏盡了李四郎中進士後各方送來的賀儀。

    其實也可以買便夷宅子的,但是宅子住著很不方便,尤其是招待客饒時候,很不方便,安然不想等過兩年錢多了再換宅子,因為搬家太麻煩了,所以安然便買了這樣一個帶花園的宅子,這個宅子,起碼近幾年不用換了。

    自從李四郎考中進士後,安然便基本上不怎麽管他的事了,隻帶著孩子們好好過日子,畢竟這是原身的要求。

    當然了,也不是完全不管,因為家裏上下的好日子,在這個時代,可是取決於李四郎的,要是李四郎出了什麽事,可是要受到影響的。

    她倒不怕李四郎掛了,李四郎就是掛了,她也能憑自己的能力,擁有充足的錢財,讓孩子們繼續過好日子。

    她是怕李四郎陷入政治鬥爭,到時別自己出事了,還要影響家裏。

    所以安然雖然不太管李四郎的事了,平常還是會關注一二,好在現在李四郎還不過是戶部一個的七品官,暫時還不用擔心。

    安然的擔心是很正常的,因為據她所知,眼下朝中的皇帝年紀已大,幾個皇子鬥的火熱,無論是朝中,還有後宮,看不見的硝煙都在彌漫,李四郎現在是人物,還不用擔心攪進奪位之爭,但將來可就不一定了,所以她雖然不用太管李四郎,但也可以從現在起,就搜集各方資料,做到心中有數。

    之所以搜集這些,是因為安然琢磨著,李四郎做了京官,隻要沒出什麽意外,應該會一直在京中呆著,不會外調,所以才搜集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