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自然是聽明白了,當下就消除了疑惑,他根本不知道是安然犯懶,使的拖延戰術,隻深深覺得安然的對,於是不由點頭道:“先生的是,是孤愚鈍了。”

    當下不由升起了豪情壯誌,想著自己一定要登上帝位,就是為了跟唐安然一起,做下一份青史留名的大事,也要登上帝位,難得老賜給了自己這樣的人才,自己要都沒珍惜,丟掉了大寶,那可真是太可惜了。

    安然可不知道自己這番話,讓太子越發有鬥誌,想登上大位,跟他一起,做一番驚動地的大事業,青史留名,隻繼續在戶部混日子,過的好不自在。

    不過自在的日子並不長久,不久,景明帝病重,太子與其他皇子爭奪大寶的鬥爭也進行得越來越激烈。

    不過就像安然想的那樣,經過上次刺殺事件,太子一係的人越發謹慎,所以之後雖有波折,比如再次經曆了暗殺事件,還經曆了矯詔事件,但好歹還是挺了下來,沒掛了。

    其中矯詔事件比較危險。

    就是有皇子的生母是寵妃,跑到景明帝那兒弄到了個詔書,詔書上,太子謀大逆,立刻賜毒酒一杯。

    因為詔書是真的——真蓋了玉璽——太子差點在這事上栽了跟頭,後來幹脆借著這次的事,殺進了宮中,將那寵妃及皇子殺了,再找出證據,證明那詔書是偽詔,這才擺平了這個事,要不是這樣,要不然太子還真不好脫身,畢竟要不能證明詔書是真的,那太子的確是要給一杯毒酒的。

    自從殺進了宮中,太子就把持住了宮中,不幾景明帝就病逝——不知道是真的挺不住了,還是被氣死的,甚至是被太子弄死的。

    不過從原身記憶中看,應該是景明帝自己病死的,因為時間上差不多。

    想來也是,太子已經占到優勢了,再加上景明帝病重,活不了幾了,他沒必要親自殺了景明帝,將來落人口實,對他不利,隻用靜靜等著景明帝病死就行了。

    景明帝病逝後,太子就順理成章地繼承了大寶。

    雖然在繼承前,被人質疑——基本上都是其他皇子不甘心失敗,慫恿的——是他害死了皇帝,但因支持他的人比反對他的人為多,再加上沒證據,所以這質疑的聲音便被壓了下去。

    其實當初太子冒險進宮也是被逼的沒辦法,因為矯詔之事太狠了,他要不進宮控製局麵,就是落得一個死字,所以幹脆置之死地而後生,殺進了宮中,搏一把。

    好在他這一派的人還算給力,頂住了其他皇子針對此事的叫罵,當然主要也是景明帝很快病逝,要不然日子久了,夜長夢多,其他皇子在這事上達成一致意見,擰成一股繩,集體攻擊他,他這一派的勢力再強,也強不過所有人,到時會是個什麽下場,還真難。

    所以,一切都是意。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