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安然對唐大老爺,實話是沒什麽好感的。

    再聯係蔡姨娘每次使絆子,唐大老爺不知道是真沒發現真相——如果是真沒發現就明唐大老爺是個蠢貨——還是寵愛蔡姨娘,裝作沒發現真相,總是責怪唐大夫人,被罰的多了,導致唐大夫人為了能在府中生存,不得不讓原身女扮男裝,後來更是盼著原身有出人頭地的一,好報仇,給了原身很大壓力,這讓安然對唐大老爺也沒什麽好感了。

    雖唐大夫人母女隱瞞了原身女兒身的事,導致後來捅出了那樣大的簍子,是她們不對,但始作俑者,卻是唐大老爺,畢竟,要不是他那樣對唐大夫人,唐大夫人不可能為了生存,不得不讓原身女扮男裝,最後鬧出那樣的醜聞。

    凡事有因必有果,要是沒有唐大老爺不分是非的因,也不會結出那樣的果。

    這又到了唐大老爺考究兩人功課的時間。

    安然雖剛來沒多久,但因有原身的記憶,原身當初可是考中過進士的人,雖然安然剛來,原身學到的知識還沒完全化為己用,但就算這樣,時文水平也遠超十六歲時的水平,畢竟這就像是一個大號砍號重來一樣,所以功課的水平比唐大老爺在原身下場前考察時要提高不少,得到了唐大老爺的誇讚。

    相比之下,唐知賢雖也有進步,但跟安然的進步比起來,似乎要多了,當下自是挨了罵。

    唐大老爺道:“你要再是這個水平,三年後,你弟弟能考上,你可不一定考得上,你最近是怎麽讀的書?”

    ……安然覺得,唐大老爺這真是冤枉死唐知賢了,是自己進步過快,不是唐知賢沒好好讀書好嗎?

    但唐知賢怎麽比得上自己一個砍號重練的貨?會比自己差這很正常。

    安然先前不知道唐知賢的水平,怕自己考的太差,會被唐大老爺罵,所以就盡全力寫了篇時文,要知道唐知賢水平不如現在的自己,她會稍微放點水,跟唐知賢保持差不多的水平,免得唐知賢挨罵。

    唐知賢被罵也不吭聲,隻低著頭聽著,這是他一直以來的性格。

    無論是被唐大老爺還是唐大夫人罵,唐知賢都是低頭老實聽著,從不回嘴,也不動怒,更不會辯解。

    他這個樣子,唐大老爺因是親生父子,還不會有什麽隔閡,但唐大夫人跟他又沒什麽關係,看了,卻覺得唐知賢善忍,是個城府很深、隻怕有一肚子壞水的人。

    其實安然從原身記憶中看他在原身出事後,不顧危險地為其忙前忙後,覺得唐知賢並不是城府很深的人,畢竟要真是那樣的人,估計早就像唐家其他族人那樣趨利避害,跟她劃清界限,而不是為他忙前忙後了。

    所以安然覺得,唐知賢每次被罵都不吱聲,老實聽著,隻是性格使然,不愛爭辯罷了,並不是什麽城府深,有著一肚子壞水。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