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像唐國公想的那樣,隻要他不惹安然,安然也不會管他,更不會找他的麻煩,所以兩人也算合作良好,沒出現事情完成後,為了滅對方的口,你殺我我殺你的情況。

    隨著殺害原身的凶手方蕙死亡和永平帝駕崩,安然基本上已完成了原身的願望,接下來,隻要平平安安活到老就行了。

    好在她對新帝的幹預都是潤物無聲的形式,並未自己親自上陣,端著目前後宮地位最高的身份,什麽壓製皇帝的話,也沒跟哪個大臣有來往,讓哪個大臣幫她找皇帝的麻煩,所以皇帝隻把她當成其他先帝妃嬪一樣,並未有任何不滿。

    隨著年紀增長,皇帝不滿的對象,隻有朝中那些輔政大臣。

    這些輔政大臣,本來是各方勢力角逐的結果,不過為了不讓皇帝將來被人完全架空,所以安然也安插了隻忠心於皇帝的人,以方便皇帝將來長大了收回權力。

    這人既然忠心於皇帝,皇帝自然不會不滿,他不滿的人,是那些老跟他對著幹的人。

    這也很正常,曆朝曆代如此,皇帝沒長成前,很多朝政大事,都是由輔政大臣作主的,時間久了,難免就會出現利益集團,導致作出的決策,有時可能是符合他們集團的決策,卻不一定是皇帝喜歡的決策,這樣一來,時間久了,皇帝會對他們越來越反感,也很正常。

    因隨著年紀增長,皇帝開始與朝臣們鬥智鬥勇,所以更不會管後宮的情況了,安然的日子也過的越發舒心了。

    過了十五歲,這個朝廷規定的男可成婚的年齡,皇帝就想成親,因為大臣們一直以皇帝年紀尚為由不讓皇帝親政,皇帝每都隻能在輔政大臣們談好的折子上蓋章,這讓皇帝自然不滿,想著成親了,怎麽也是大人了,大臣們要還不讓他親政,那他就要扣他們一個想謀權篡位的帽子,看他們還不還。

    大臣們顯然也知道這個情況,所以一直阻攔皇帝成親,要讓皇帝到弱冠之年再成親。——要是他們完全架空了皇帝,自然不用怕他的威脅,但因他們並未完全架空皇帝,皇帝擁有一定的勢力,所以皇帝的威脅,他們不能不管,也隻能這樣盡量拖延了。

    皇帝哪還想忍耐五年,最後扯皮,在安然派的忠心於皇帝的饒幫助下,皇帝在十八歲那年終於大婚。

    安然一看宮中有了皇後,便將鳳印馬上送回,新皇後看她這樣識相,在執掌中宮後,也就沒怎麽為難安然,讓安然的日子還能繼續過的下去。

    而前頭,皇帝就開始跟那些朝臣們鬥智鬥勇了起來,完全收回權力的過程,花了皇帝十幾年。

    看不用自己的人扶持了,剛好那人年紀也大了,要告老還鄉了,安然便借著這機會,撤走了鷹眼的勢力,不再往朝廷中安插新的人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