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不管外麵的人如何動作,她就按照自己的計劃,一步一步穩打穩紮地推進著自己的版圖。

    隨著地盤擴大,越來越多的百姓知道安然治下如何安居樂業,不但投奔安然,甚至其他勢力治下的百姓,知道這種情況後,也要求他們的頭頭,按安然地盤上的那種製度行事,這可讓那些諸侯們氣壞了,要知道安然的製度,對上位者要求較嚴,還要求什麽言者無罪,這怎麽行呢,難道以後自己做了皇帝,聽著那些混賬自己的壞話,冒犯自己的威,也不能怪罪麽?他們自然不能開這個頭,讓以後難收拾。

    況且,安然的那種製度,他們也模仿不來,像什麽隻收商家的稅,不收泥腿子的稅,這怎麽行,他們地盤上根本沒多少有勢力的商家(因為他們不像安然那樣支持商業發展,一時半晌的,哪來那麽多商家給他們抽稅,就是他們想這樣幹,一時半會兒也幹不了,況且他們還根本不想這樣幹),要隻抽商家的稅,不抽農民的稅,口袋裏沒錢,還怎麽打仗?

    還有什麽給老人和退伍的人發養老金和補貼,給兒童免費上學,搞什麽啊,哪來的錢啊,他們又不像何安然,打仗經常贏,贏了就有錢了,他們跟何安然打,就沒贏過,跟其他人打也是互有輸贏,這樣的局勢,哪來的餘錢讓他們這樣幹——其實安然用的是稅收支出,發展到這麽大地盤了,要還像一開始光靠打仗獲得收入顯然不夠整個地盤開支的。

    特別是退伍一條,最可笑了,百戰之兵讓退伍,用那些新人,腦子壞掉了嗎?

    更可氣的是,何安然那個賤人也不知道怎麽教的,還用這樣經常換了新血液的軍隊打敗了他們。

    ——其實他們也誤會安然了,安然雖安排有退役製度,但也是看各人自願的,服役期滿了,不願意繼續幹的,可以退伍回去,願意繼續幹的,可以繼續在部隊裏發展,所以軍隊裏新人老人都櫻

    再了,安然軍隊裏新人老人都有,其他諸侯軍隊裏,雖然不安排退伍,但也是新人老人都有的,畢竟打仗就要死人,死了人就要補充新血液,他們打仗常輸,所以換饒比率也高,要真新人多,他們比安排退休的安然軍隊裏的新人還要多呢,再加上安然裝備好,物資和錢財又多,打仗拚的就是士兵、裝備和經濟力,他們樣樣都不如她,所以會打輸,這不很正常嗎?

    因為其他諸侯都不願意按照安然的製度來行事,所以領地上並不平靜。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