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有確切證據表示是殺過人且不是殺惡人,而是殺普通百姓的人,她自然是不會收的,有些窮凶極惡的人,她還會收拾了,省得對方繼續禍害別人。

    之所以人隻有這麽一點,就開始立製度,是因為安然不想沒個製度,將來出了問題,有了矛盾,再浪費時間解決,反正有現成的好製度在那兒,再結合實際修改一下,先把製度大框架立起來,然後大家在大框架下活動,豈不是更好,畢竟有了規矩,才有方圓。

    況且人少,也方便試驗這些製度,用在這個時候,合不合適。

    船好調頭,人少,要是不合適,方便改,要是人多了,什麽製度要改一下,牽涉的人太多,更不好處理了。

    而正如安然所的,逃難來了李家村的人,看這兒的生活猶如世外桃源,自然感到高興,不過在高興之餘,又感到擔心,這不,這張老太太就找到安然道:“這些,大家夥兒托你的福,日子是過的不錯了,但是,大家也都很擔心,怕這日子過的太好了,以後來的人越來越多,就算你是神醫,收入多,隻怕也供不過來,到時沒錢用了,這樣的好日子過不下去了,怎麽辦,所以就托我來問問你,是不是有什麽章程。”

    安然聽了不由笑道:“章程,不是早就有了嗎?大家夥兒也沒閑著,我不都招大家幫我做事嗎?沒閑著將來就有錢,怕什麽呢。”

    安然讓任何人幫自己做事,都提工錢,從不像外麵那些人那樣,義軍講熱情,講熱血,朝廷那就直接征用,征夫,征兵,沒錢了就設個名頭征錢。

    安然覺得,光講熱情,講熱血,可能一時能煽動得別人幫你賣命,但久了,別人是不想白做工的,不利於長期發展。

    當然了,朝廷那套我是正統,你們是我的子民,全下的東西都是我的,我想要征什麽就可以征什麽,那一套她就更不能讚同了。

    所以她做什麽,都是公平買賣,開了招工條件,你願意就來,不強迫,所以人們才會覺得她這兒好。

    但好過頭了,像是在堂,又讓人們很是擔心這光景是不是曇花一現,生怕吃窮了安然,以後沒有好日子了,所以就托張老太太這樣問了。

    到底,大部分老百姓還是很善良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