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會想到這個,是因為隨著高考恢複,以前在學當老師的那些知青,紛紛不做了,都回家備考去了,所以現在學校裏缺老師,雖從村裏選了些人,但因為工分不及在隊上做事多,所以願意去的,除了女人,就是那些拈輕怕重的男人,但凡肯吃苦的人,都不願意去——當然一二十年後,這些人全後悔了——她要申請去做的話,很容易就能選上。

    女人工分比男人少,當老師跟上工差不多,不過原身隊上姑娘念了初中以上的極少極少,不少姑娘都沒念書,少數念聊,也隻念了一二年級,畢竟不是誰家都願意花錢,讓姑娘念初中,再加上重男輕女的觀念,讓兒子不幹活,去念書就算了,還讓姑娘不幹活,花錢念書,誰願意呢,所以雖女缺老師跟上工掙的工分差不多,卻沒人能去,這也是安然知道,自己去肯定能選上的原因,因為沒什麽競爭者。

    之所以那些不願意去的人一二十年後後悔了,是因為從明年開始,國家開始民轉公,考試比起知青們高考容易多了,起碼錄取率沒高考那麽低,原身記憶裏,村學那些隻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民辦老師後來都考上了公辦老師,考上的人就是有老師正式編製的人,老了後就有大筆退休金——相比其他社員在以後隻是成了普通農民,老了後沒有退休金,這自然讓當年覺得老師工分低,所以不願意去的人後悔極了。

    不過那都不是安然現在要去當老師的原因,畢竟她不擔心將來自己沒錢用,隻要進入網絡時代,她靠寫,錢也夠了,隻是眼下,在沒找到更好的賺錢方法前,安然才決定先當一段時間老師,好歹解決眼下的困境。

    之所以去當老師,是因為能解決眼下的困境,上工不累的要死,也根本沒空閑時間帶孩子,但當老師就不一樣了,據原身的記憶,學校裏本來就有兩個帶著孩子的女老師,在學校時就是互相看孩子的,也就是你上課的時候,我幫你看孩子,我上課的時候,你幫我看孩子,現在她要去了,三人輪流,相信她們會更高心,這樣一來,就能解決幹活讓趙母帶孩子,大嫂不高興;不幹活專心帶孩子,她還是不高心事了。

    順帶還能反擊一下大嫂曹麗麗:她不是嫌她在家帶孩子叫吃白飯嗎?那行,她現在不在家吃白飯總行了吧?看到時她怎麽解決海的事,原身幫她帶孩子,讓她有時間掙工分,落不到一聲好,還嫌原身吃白飯,這下她不吃白飯了,不帶了,看她怎麽解決,看她到時是自己帶,還是讓趙母帶,無論哪一種,她都可以將她以前原身的話,還給她了。

    安然讓趙大伯幫她尋這個差事,自然就是一句話的事,畢竟如今學校正缺人,趙大伯正找人做這事呢,安然提出這個申請,那是幫了他一個大忙,趙大伯感激還來不及,自然不會拒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