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都這樣後,慢慢也就形成了習慣,等現在分府了,這個習慣也沒改變,導致趙二少爺並未因此開支劇增,讓安然不由放下了心。

    隻要趙二少爺不拖她的後腿,她還是有希望,在十年之內,攢下五十萬兩的。

    分府之後,安然每天早晚還是會去安樂王府給安樂太妃請安。

    要擱在現代,這樣每天來回耽誤那麽多時間,那叫浪費人的生產力,但這個時代,女性又沒工作,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安然自然就按規矩,每天過去晨昏定省了。

    按規矩,趙二少爺也是該去的,但趙二少爺那是有耐心做這種事的人?不過偶爾去一次罷了,天天早晚去,那是不可能的,以前在安樂王府時,他都辦不到,更何況現在分府了。

    安然偶爾也會提醒他一兩句,不過並不強求,畢竟是他的父母,他都不去,她非要強求做什麽,還不是他愛去不去,提兩句盡一下這個時代做妻子的本分就行了。

    說起來,安樂太妃雖然規矩多,控製嚴,但也是有好處的,起碼一個,她不像有的婆婆那樣,看不慣兒子跟兒媳關係好,塞些女人給兒子。

    安樂太妃從沒這樣幹過。

    當然了,主要也是她自己將丈夫管的嚴,自己丈夫都沒姬妾,卻給兒子塞姬妾,給兒媳添堵,估計她也沒無恥到這種程度,幹不出這樣雙標的事,所以無論是她,還是大房,都沒遇到被婆婆塞姬妾的事,不像京中有些人家,婆婆為了惡心兒媳,經常這樣幹,誰讓這是最常用也最方便收拾兒媳的手段呢。

    事實上,這樣做的婆婆還真不少,唉,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啊,有怎樣的深仇大恨,見不得小夫妻關係好,要從中做這樣的梗。

    這樣的人家,安然都記錄在案,將來無論是女兒嫁人,還是兒子娶老婆,都不會從這些人家中找,免得萬一他們家的子女,繼承了這些婆婆的“本事”,禍害自家女兒和兒子未來的兒媳,搞的家宅不寧,孩子們痛苦。

    安然之所以這樣想,可不是沒有原因的,是因為大孩子慢慢的大了,不少人開始打探她的口風,想將女兒嫁給她大兒子了。

    雖然大兒子目前還不是很大,但慢慢的,她要做這些準備了,免得沒有準備,臨到頭胡亂給兒子娶了個老婆,最後是個不好的,那可要害了孩子了。

    每天隻看到安然來請安,安樂太妃並不覺得意外,因為她的小兒子,從小就是這樣叛逆的,她都習慣了。

    好在這小子雖叛逆,現在有了老婆,改的差不多了,沒越來越混賬,最後成了孽障。

    說起來,也多虧了安然這個兒媳能鎮的住他,要是換了別人,她還真不敢保證,對方能鎮的住那混賬。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