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是及不上汪首輔,但並不代表他一點權力也沒有——要真那樣,汪家也不用想站隊哪一家了,直接扶自己想扶持的皇子繼位即可。

    既然他還有點權力,也許立司琰為太子辦不到,但給他點體麵,難道還辦不到麽?

    同時心中不由暗暗點頭,想著不錯,如果哪天有人想害自己,就為了逼宮,早一點繼承大寶,那肯定不是三皇子,因為三皇子沒有勢力,隻有自己的疼愛,但像其他幾個皇子,尤其是五皇子,背後站的勢力不少,隻怕是最盼著自己早死,好給他讓路的。

    想到這兒,皇帝對五皇子的印象又越發不好了起來,總覺得汪家支持五皇子,自己又春秋正盛,到時別等不及,覺得自己是五皇子上位的絆腳石,對自己下手,好等自己駕崩了,好拱五皇子上位,到時好為汪家收割更多的好處,畢竟汪首輔比自己年紀大,別比自己先走,到時替汪家撈不到好處,會做這樣的事,還真是有可能的。

    想到這兒,皇帝不免對身邊的人員和飲食安全更多了一份警惕,就怕汪家朝自己下手。

    還甭說,皇帝因此多了一份警惕,還真蝴蝶了些劇情,讓汪家有些小動作,的確沒能得逞。

    司琰自然不知道自己消化了安然的話,跟皇帝這樣說了後,還能引起這樣的變化,隻知道他那樣說了後,皇帝對他更好了,具體表現為:讚他孝心可嘉,厚賞了他不少東西,另外,敲打了下承恩公府,話裏話外的意思是,朕還沒死呢,你就敢這樣對三皇子,你們家是活的不耐煩了吧?

    不錯,三皇子被承恩公府的人冷落,這事又不是秘密,皇帝不可能不知道,隻是,要是三皇子沒說那樣的話,他可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會多管;但現在,聽三皇子那樣說,龍顏大悅之後,再想起承恩公府對三皇子那態度,一副五皇子要當皇帝,三皇子下場會不好的樣子,便不由冒火,所以便出言,教訓了承恩公府。

    承恩公府也是沒想到,皇帝會因為他們對三皇子不遜,就這樣敲打承恩公府,不由嚇著了。

    就像曹嬪、五皇子和曹家反應過來,他們的生殺大權還掌握在皇帝手中一樣,承恩公府這會兒也反應了過來。

    他們家在朝廷又沒實權官員,全靠皇帝的恩賜,才有現在的風光,這要是皇帝對他們家不高興了,他們家很快就能失去一切。

    知道這一點了,那他們自然就要順著皇帝的意思行事。

    既然皇帝寵愛三皇子,那他們自然也要對三皇子好,要不然,不討好五皇子也許將來會出事,但要是沒討好三皇子,他們現在就要出事!

    一想到自己得罪了三皇子,會落到什麽樣的下場,承恩公府的人能不因皇帝的敲打而嚇著了嗎?想著以後再不敢那樣對三皇子了。

    當然了,不光以後不能那樣對三皇子,就眼下的事,也要給點反應,免得皇帝不高興,於是當下忙派人給三皇子送去了不少東西算賠罪。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