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便聽李太後道:“有一件事,你可能不知道,當初你弟妹懷孕的時候(安然這時也生了),梅貴妃朝她下手,要不是哀家發現的早,你弟妹的孩子還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呢,到時你兄弟要知道是你的女人下的手,還不要找你拚命啊,隻是當時梅貴妃懷孕,哀家看在孩子的麵上,沒有立即發作,但你現在說,想升她為皇貴妃,那哀家就不能同意了,皇貴妃地位尊貴,總要找個賢良淑德的坐上去吧,她連你弟妹懷孕的時候都下手,哪裏配得上賢良淑德幾個字。”

    皇帝聽了不由大駭,繼而失笑,道:“母親,你是不是搞錯了,梅氏一向人美心善,況且跟弟妹毫無瓜葛,無緣無故的,她為什麽要找弟妹的麻煩?”

    李太後冷笑道:“就因為你弟妹拒絕了她兄弟的親事,她才一直懷恨在心,方氏可不像宋貴妃她們,找過她的麻煩,方氏可沒惹她,她也能找方氏的麻煩,總不能說,她對付方氏,跟對付宋貴妃她們一樣,是情有可原的吧?”

    皇帝喜愛梅貴妃,所以自然偏心,這時聽李太後這樣說,還在為梅貴妃開脫,猶豫地道:“……母親會不會搞錯了?”

    李太後道:“哀家是那種糊塗人?既然敢說,自然就是有證據的。”

    當下便將一直拘著並沒弄死的王嬤嬤叫了來——當時沒弄死,就是想著將來可能有需要她指證的時候,這不,這時就用到了。

    王嬤嬤之前就交代了,這會兒都到皇帝跟前了,就更不會隱瞞了,於是便將她知道的事說了出來。

    皇帝便將跟她接頭的人找了來。

    那人梅貴妃一直想處理了,但因對方是宮中老油條,行事謹慎,梅貴妃一直處理不了,這時自然就被皇帝逮了個正著。

    那人自然不會傻到招供,但慎刑司的手段恐怖,那人還是老實交代了。

    因接頭之人是梅貴妃的心腹嬤嬤,皇帝便將那嬤嬤找了來,那嬤嬤倒是對梅貴妃忠心耿耿,看皇帝找到了自己,知道事情不好了,並未招供,而是一力扛下了,說是自己看不慣方氏拒絕了小主子——她是梅家人,所以就稱梅五郎為小主子——才下的手,跟梅貴妃沒關係,說完了這些,就服毒自盡了。

    這心腹嬤嬤死了,這線索就斷了,沒法說是梅貴妃下的手了。

    但皇帝像李太後一樣不傻,自然知道,一個嬤嬤是沒這麽大膽子,敢找一個親王妃的麻煩的,所以極有可能,是梅貴妃的意思。

    皇帝雖然嘴上還在為梅貴妃開脫,說既然沒證據,這事就這樣算了,不能說就是梅貴妃做的,但心裏對梅貴妃顯然是有意見了,所以當下就沒再提皇貴妃的事了。

    李太後對皇帝沒處置梅貴妃很不滿,但皇帝堅持,再加上線索斷了,她也隻能算了,隻將梅貴妃又記上了一筆,覺得這個梅貴妃這樣影響皇帝的判斷力,很危險了,以後有機會,就要收拾了她,免得紅顏禍水,禍害了朝廷。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