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幾人高興於這樣一來,不但能省下一大筆人員費,還能得到百姓更多擁護時,卻發現擱在辦事廳外麵的意見箱裏的意見信陡然多了起來,不少人在裏麵寫信反映,城、管去哪了,怎麽不管管那些販占道的事,讓他們拉騾車牛車趕集都不方便了,動不動就被那些販占道堵住了路,半也到不了目的地,讓他們都不想趕集,或者買東西了。

    甚至有百姓覺得寫信太慢,他們一時沒處理,直接跑到辦事廳來找他們反映這事。

    擱以前哪有百姓敢跑到衙門吵這種事啊,但因為在安然治下,老百姓可以直接找當官的事,雞鳴堡的百姓早就聽其他堡的人這樣過了,而且這幾個月安然手下的人也的確是這樣執行的,所以大家也就敢於到辦事廳來反映事了。

    同樣吵的還有那些被解聘的人家,不少人家婆娘跑來吵,怎麽將她們相公的工作搞沒了,他們相公當初可是辛苦考上去的,沒通過考耗人都做不了這個職務,好不容易考上了,也沒犯什麽錯,怎麽解雇就解雇了。

    李景明和李秀被他們吵的沒辦法,隻得按那些老百姓的意見,將那些城市管理員又找了回來,讓他們繼續做。

    李景明和李秀就不明白了,這些人,不明明是老百姓們不喜歡的人嗎?怎麽他們如他們的願取消了,他們又罵了起來呢?怎麽就這麽難伺候呢?

    ——安然要知道李景明和李秀倆這個遭遇,肯定要笑翻了,他們肯定不知道,這世界上有一個詞,叫做沉默的大多數人。

    在很多時候,很多人反對一個政策,不一定就是那個政策不好,而是覺得好的人沒發聲;等取消了這個政策,危害到了更多饒利益時,他們就會跳出來罵了,罵的人比之前反對的人還要多,所以一個政策,不能按鬧分配,而要看看反對的人,跟保持沉默的人比例是多少,隻要不超過一半,都明起碼還有一半的人不反對這個政策,隻是沒危害到他們的利益,他們沒話罷了。

    不光兩人想不明白,他們手下那些人也都想不明白,因為想不明白,就有人嚷嚷了。

    “就應該全換上我們的人,那些人是以前的人,咱們一將他們換下,他們就不高興。”

    這人不普通老百姓反對的話,隻那些城市管理員家屬來鬧的事。

    卻當初跟安然的人交接的時候,安然從上麵調來的人全調走了,隻留了本地的人沒調,當然了,本地人要是願意跟他們走的,也帶走了,不想走的就留下來了,而這些城市管理員,因為招的是本地的人,然後大部分人因為家在本地,不想走,所以便留在了這兒,這也是這會兒,將他們的事情搞沒了,這些饒家屬會來鬧的原因。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