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眾人都有輕功,跑起來較快,所以隻一時間就到了。

    到霖方,眾人便找了個時間,趁晚上黑不隆冬敵人很難看清的時候,偷溜進了城裏,然後找到以前踩點過,廢棄的民居,作為根據地,躲了起來,靜待朝廷軍、隊發起攻城戰,到時再趁著混亂展開救援行動。

    不錯,眾人並不是一進去就將人救走,畢竟還沒亂起來,想救人走的難度較大,為了保險起見,大家打算渾水摸魚,等亂起來列人注意力分散,再行動比較方便。

    晚上大家還不太清楚城裏的情況,等第二亮的時候,看著外麵的情形,大家的心情就有些沉重了。

    顯然城裏已經很久沒吃的了,而因為幹旱,不少樹死了,以至於連樹皮都沒得吃,這樣饑餓的情況下,城中幾乎沒人走動,估計都是餓的受不了,在家裏躺著,就是有走動的,看的出來也走不動了,人瘦的皮包骨,走路歪歪斜斜的。

    這樣的情況,就像安然的,敵人要攻進來,這些人隻能等著被屠、殺,毫無抵抗之力。

    大家現在雖然跟著安然有吃的,但也想起了幾年前沒吃的時候,那種煎熬的滋味,現在看長陽城眾人這個樣子,一想到破城之後,這些人一個都活不下來,絕對會被殺了個幹淨,因為方國錚一向嗜殺,破城基本上都會屠城,人稱方三光——殺光,搶光,燒光——大家的心情能不沉重嗎?

    當下就有隊員喃喃:“為什麽在我們快要餓死的時候,朝廷不賑災,眼睜睜地看著我們餓死;卻在我們活不下去,隻能自己找一條活路的時候,馬上就有錢有糧打我們了?有這個錢和糧,當時給我們吃,不好嗎?老百姓也不會起事啊,畢竟沒事誰想提著腦袋造、反啊。”

    這會兒就有另一個隊員不由嗤笑了聲,道:“咱們是華族人,朝廷是黃族人,咱們死的越多不是越好,有錢有糧他們自己用不好,還給我們用?想什麽美事呢,巴不得我們多死一點,免得我們人多,他們怕推翻了他們的統治呢。”

    也有人反對,道:“方國錚也不是黃族人啊,他怎麽就那麽狠,幫著黃族人一次又一次屠、殺咱們華族人呢,他的良心呢?看他那個剿匪檄文,寫的那樣好,什麽李大哥他們起事,到哪地方哪地方就十室九空,人神共憤,他怎麽不寫寫,李大哥他們沒起事之前,大家被朝廷逼的活不下去,要是李大哥沒起事,大家沒吃的,照樣會死個十室九空呢?他怎麽不朝廷這樣做,人神共憤?這不是朝廷先不仁,咱們才不義的嗎?”

    實話,越是看著呂安然將治下搞的安居樂業,他們就越覺得以前黃族的統治簡直不是人過的日子,反正,經曆過了呂安然的統治,誰也不想再回到以前,再被黃族人統治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