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不願意呆在這兒,或者幹涉政事,那她就送他去南方。

    太上皇在烏國過了那麽長時間擔驚受怕的日子,現在好不容易回來了,自然隻想呆在強大的地方,免得哪又被人攻擊了,又過流離生活。

    所以這會兒聽女兒問他想呆在哪兒,想著女兒連烏國都打跑了,兒子卻一直窩在南方是個稅,而且之前還通過烏國讓他寫退位詔書,明顯跟烏國有一腿,想到自己在北方過著淒慘的日子,他不救回自己就算了,還跟自己的仇人烏國攪在一起,太上皇就不高興了。

    既覺得兒子實力不行,又因退位的事不高興,所以當下太上皇聽了安然的詢問後便表示:“我呆在這邊吧,不去南方。放心,我不會多管閑事的。”

    要是安然沒,他要多管閑事,就把他送到南方去,他害怕呆在弱的地方,以後再被人滅亡一次,要不然他可能還真會指手畫腳,但既然安然這樣了,那他自然就不會惹是生非,被女兒送到南方去,再一次過著擔驚受怕的日子,畢竟,女兒這明顯是能到做到的,所以當下便做了這樣的承諾。

    不但做了這樣的承諾,為了討好安然,好在這邊過好一點的日子,還跟安然道:“要不要我重新寫個退位詔書給你?我就跟別人,以前是被烏國國主逼迫的,才寫了退位詔書給他,不作數。這是真的,我是真被他們逼迫的,可不是假的。這樣一來,你有了我的退位詔書,就是正統,統一南方,名正言順。”

    按常理,自然是兒子繼承皇位,但現在很明顯,他女兒更優秀,他自然不敢捋虎須,讓女兒讓位給兒子,這些年他過的很淒慘,現在老了,不想再過慘日子了,就想過好一點的日子,所以自然不會做這種傻事,惹女兒不高興,將他趕走。

    他現在才懶得管誰當皇帝,隻要他能過好日子就校

    再了,隻要女兒生的繼承人還照樣姓皇姓,那女兒跟兒子也沒什麽區別,從這個意義上的話,女兒比兒子更有繼承權,因為女兒是嫡女。

    再想想張皇後不想受辱,從容赴死,而建豐帝的母妃蘇妃,為了苟活,對個胡人也能跪舔,雙方品格孰高孰低,一眼就能看的出來。

    太上皇感動張皇後的行為,所以對安然自然也看的順眼些。

    相反,蘇妃和建豐帝呢,一個對害的自己成了亡國之君的仇人跪舔,一個跟仇人暗通曲款,逼自己寫退位詔書,想想都讓他厭惡,所以無論是從形勢上,還是心理上,太上皇都寧願安然繼位。

    安然搖頭道:“不用,你這樣,別人同樣會,是不是我逼迫了你。所以不用你寫,等以後我統一了南方,讓皇兄給我寫個退位詔書就行了,這樣也同樣名正言順。”

    太上皇看安然這樣,點點頭也就算了,反正他表明了善意,別人不要他也不會非要別人接受,當下便住進了安然給他安排的地方。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