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沒人看出來安然有什麽能耐,但三年一過,朝上風氣不一樣,總能看出來,這下有看出來名堂的人,不由心中想著,這個張太後,還真有識人之明,這三年任命的人,怎麽個個都這麽好呢?暗道還真是縱英才?

    要知道,古往今來的皇帝,不少能幹的,但就因為沒有識人之明,最後算不上明主,能混個中庸之君算不錯了。

    但現在,張太後選的人竟然大多很靠譜,將朝廷治理的井井有條,這讓個中聰明人自然就看出,張太後能力非同一般了,當下不由想著,看來當初海貿和幹旱的事,看來還真是張太後處理的,要不然這會兒接掌朝廷,不可能將事情處理的井井有條。

    要知道在張太後一開始垂簾聽政的時候,有不少人是想看她笑話的,在他們看來,一般寵妃都是臉蛋漂亮,做事不行的,到時張太後隻怕是要鬧出笑話的,然後朝政大權要徹底落到文官集團手鄭

    沒想到這個張太後,不但臉蛋漂亮,事情也做的很好,朝政不但沒進一步落到文官集團手中,這個抱團集團還有分解的趨勢,這讓眾人能不感到意外嗎?

    可惜等他們反應過來,想隻安插絕對忠於他們利益的人時,已經來不及了,不黨爭對手不同意,安然新提拔起來的那群人,隻要他們推薦的人不靠譜,他們秉公處理,也不同意——明明這些缺年,也是他們推薦的,雖然不是完全是他們的人,但最起碼跟他們也走的很近,但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這些人竟然有了自己的想法,不願意全心全意隻為他們利益奮鬥,而專注於國家利益了。

    搞不定安然的人,就準備去五皇子那邊鑽營。

    想著張太後可是過的,等五皇子二十歲就還政於君,也就是,不就是十多年嘛,他們等得起,等五皇子繼了位,以後會怎樣,可就不一定了,畢竟張太後能慧眼識英雄,她兒子可不見得,到時他們又能重掌朝廷了——就算他們年紀大了致仕了,他們的兒子或者家族中的晚輩也校

    再了,自古以來,君、後爭權的可不是少數,權力這種東西,誰拿了都舍不得放的,到時君、後打起來,趁著混亂,他們就能搞一波事了。

    他們這些危險的想法,安然自然打聽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不過,安然可不怕,十多年時間,足夠她布局朝中的勢力,以及運行新的規則了,就算換了五皇子繼位,他們想做手腳,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

    至於五皇子會不會因為她垂簾聽政就厭惡她,到時跟她起矛盾,導致她後半生過不好……這是不可能的事,隻要她遵守承諾,在他二十歲時就還政於他,他有什麽理由找自己的麻煩?到時五皇子就算不提親情,也不好怎麽著她,免得下人他不仁不孝。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