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安然這幾年,早就通過神識觀察,收攏了一批為人不錯且做事可靠的人手,所以就算鬆懈下來,宮務也沒因此處理的一團糟。

    而元豐帝經此一役,雖然因為安然的緣故,保住了命,但心裏創傷,卻是怎麽也愈合不聊,疑心病變得更重了,哪怕是對著最信任的安然,他也有所保留。

    幸好因為神明的原因,讓他殺戮變少,要不然就這樣的疑心病,不知道要殺多少人。

    這種心理狀態,安然也能理解,要換了她,被人這樣對待後,估計也會變得疑神疑鬼,總覺得全世界的人都想害自己。

    而與元豐帝疑神疑鬼相同的,就是怠於政務。

    似乎這場宮變耗盡了他所有的精氣神,他現在隻想吃喝玩樂,不想再勞神費心政事了。

    好在幹旱已經結束,而海貿的事也走上了正軌,他就算沒繼續熱心發展,隻要維持,不做錯誤決定,也能保持的不錯了。

    於是安然得空時,便監督一下海貿那邊的情況,免得元豐帝發瘋,做了錯誤決定,讓她的辛苦毀於一旦。

    對元豐帝縱情聲樂,安然並沒使用靈力幹涉,因為她知道,在元豐帝心裏,自己還是最值得信任的,這就行了,沒必要管束著他,管的太厲害了,別引起了他的疑惑,畢竟他既然想縱情聲樂,自己強行阻止,是很容易被發現的。

    而因安然沒管束著元豐帝,元豐帝年紀又大了,偏偏還縱情聲樂,於是很快,身體就垮了下去。

    這還幸好他偶爾來安然這兒時,安然幫他調理一下,要不然隻怕早就完了。

    雖然如此,還是不過三年,元豐帝就開始病重起來。

    到這會兒,元豐帝還不想立太子。

    人越老,就越疑神疑鬼,生怕自己立了太子,國家有了儲君,就會不在意他的死活。

    所以他就是不立,這樣眾人沒個盼頭,就隻能等著他死。

    而他還在想著上次的事,想著老都是保佑他的,上次病重了,好了,不一定這次也能好呢?所以立什麽太子?

    還甭,不管能不能好,但無論是元豐帝自己,還是外人,都存著這個想法。

    因為上一次元豐帝病重,最後好了,導致宋妃等人因誤判形勢死了,所以這一次元豐帝再病重,忌憚於三年前的事,也沒人敢做什麽。

    就在元豐帝以為自己還能再活五百年、那些大臣們也以為元豐帝還能像上一次那樣會好起來的時候,這元豐帝便駕崩了。

    和所有未立太子的皇帝駕崩時一樣,人們在知道皇帝駕崩後,第一反應不是給皇帝入殮,而是忙著搶皇位。

    除了已經成了庶饒三皇子,大皇子、二皇子、四皇子這一刻都行動了起來。

    雖然沒敢像上一次那樣,在元豐帝還沒死時就動手,但,他們是早就準備好聊。

    隻有安然巍然不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