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了以後,就叫他們子弟兵,巡邏隊,都是為家人戰鬥,他們倒下了,身後的家人就會遭殃,所以這些人,普通戰鬥也就罷了,還看不出來,一旦碰上硬仗,往往會拚死戰鬥,生怕打不過,破了城,家人遭了殃,戰鬥力會在瞬間暴增,讓人防不勝防,不像他們的軍隊,一旦出現敗相,別戰鬥力暴增了,往往士氣會瞬間瓦解,然後就會出現潰兵的事,完全不能比。

    而現在各方豪傑,招的兵多是光棍一條的青壯,因為一般來,亂世之中,這樣的人最容易報名從軍,相反,那些有家室拖累的,不想參軍,生怕死了,家人沒人照顧。

    也不知道顧五福是怎麽打動了那些拖家帶口的人願意報名的,反正從情報上來看,顧五福帶的軍隊,多是有家室的良家子。

    ——這就是這些豪傑們不懂的了,生活越好,越有人想替家人守護這樣的好日子,再宣傳一下,沒人守護就有敵人會打來,一旦破城,好日子就會沒有了,這樣一來,願意投軍的良家子可不少,相反,像他們治下,日子過的不好,上麵收的稅多,自己家都顧不過來,怎麽願意替他們賣命?會招不到良家子也就很正常了。

    當然了,各方豪傑也寧願招光棍入伍,因為那些有家室拖累的,一旦打起來,總容易怯戰,能裝死則裝死,反倒不像那些光棍,隻要錢給足,拚勁還足些。

    他們也是不明白了,為什麽在他們治下不願意拚命的良家子,到了安然治下,就願意拚命了,也真是見了鬼了。

    他們自然不明白,人們願意為了好日子拚命,但可不會為了苦日子拚命,自然要保護好命,照顧日子過不下去的家人。

    除了錢和兵這兩大點,還有很多他們也效仿不了,好比搞什麽免費教育,請先生教人讀書,無論什麽出身都可以去讀,不收錢。

    他們覺得,這純粹是敗家玩意兒,下都還沒打出來呢,搞這些沒用的做什麽,不,不但是沒用的,還是花錢的,所以是有害的,知道顧五福做什麽搞這些。

    於是考察了一番,這些人發現,安然的經驗,他們完全用不上,而且很多地方根本整不明白顧五福幹嘛要這樣做。

    最後隻能想著,看來還是要打下平安府,等打下了平安府,一切不都明白了嗎?沒接觸過,自然就不明白顧五福搞這些有什麽用。

    於是這,因為搞不明白平安府的情況,幹脆不再打算搞明白的西邊西江府城,便調兵遣將,準備攻打平安府,好等打下來後,錢有了,治理內政的方法也有了。

    另外,糧也有了——此時正是秋收季節,傳來的消息稱,這一年,平安府治下五縣加上府治,糧食大豐收,收的糧食數量,足夠讓西江打很長時間仗了,這麽多好東西,西江首領覺得,他不能讓它們眼睜睜地不屬於自己,那他晚上會睡不著覺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