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不少人在知道後,都對何家的家教產生了懷疑,不少人不想娶何家姑娘;同樣,也有不少人,不想把姑娘嫁到清安侯府,尤其是不願意嫁給清安侯世子的兩個同胞弟弟,怕兩人跟哥哥一樣,都是這種人渣,萬一哪娶了自家姑娘,像清安侯世子一樣,和離就和離了,那自家姑娘可往哪兒哭去。

    這風聲一傳,清安侯府裏,本來正在罵清安侯世子和何三娘的孫姨娘心裏略舒服零,暗道幸好兒子早一點訂了親,要換了這會兒訂親,隻怕更找不到什麽好的了。

    卻從心裏來,成功和離,無論是清安侯世子,還是安然,因為達到了各自的目的,都是高心。

    不過,他們兩人都高興,而任二郎的生母孫姨娘,可真是恨死清安侯世子和何三娘了。

    無他,她兒子任二郎的老婆馬上就要進府了,結果在這節骨眼上,清安侯世子要跟柳安然和離,馬上還要給何三娘提親下聘,鬧鬧騰騰的,清安侯夫人哪還有心情和精力給自己兒子辦什麽婚事,到時肯定是隨便糊弄一下的,一想到自己兒子一生中最大的事,別人就隨便糊弄下,孫姨娘能不難過,能不恨死清安侯世子和何三娘嗎?畢竟要不是他們鬧出了那樣的醜聞,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

    但事已至此,她再怎麽恨也沒用了,隻能將仇記在心裏,伺機報複。

    不過安然也幸虧走的快,要不然這會兒任二奶奶進了門,被清安侯夫人指使著找她的麻煩,日子也要不好過了——倒不是安然怕對方,而是被人糾纏,總是挺煩的。

    所以在清安侯世子的名聲越來越難聽之前,孫姨娘是在罵清安侯世子的,覺得他跟安然和離,然後又準備娶何三娘,影響了她兒子的人生大事。

    但這會兒看清安侯世子的名聲再一次壞了,府裏子也被他連累,越發沒人願意嫁了,自家兒子提前訂親躲過了一劫,聽到這個消息,孫姨娘的心裏自然又舒服零。

    好不好,都是對比出來的,本來自家兒子的媳婦條件不怎麽好,但現在看兩個嫡子都娶不到好的老婆了,比自己兒子還要慘,孫姨娘自然就舒服了,想著清安侯夫人你也有今日,當初那樣欺負我兒子啊,現在好了,報應到自己兒子頭上了!

    而就在柳大夫人操心安然婚事的時候,這,終於有媒婆上門,是給德清郡王,向柳安然提親。

    這個人選,要擱在安然沒和離之前,柳大夫人是定然看不上的,畢竟連何三娘都看不上的人,柳大夫人如何看的上,畢竟慶王府那個亂糟糟的地方,是個人都不願意把自家女兒嫁進去的。

    但現在,自家女兒年紀既大,又和離了,這門親事,倒是自家要高攀一些了,於是柳大夫人自然願意,隻是在高興之餘,又不免有些疑惑,道:“殿下應該能找到更好的吧,怎麽會相中我家姑娘?”

    她這是怕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別有什麽蹊蹺。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