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齊遠覺得這麽多孩子挺好的,沒什麽,倒叫安然鬆了口氣,她本來還擔心齊遠覺得孩子少,還想繼續生孩子來著,到時她要自己年紀大了,生不了了,指不定齊遠就要納妾生了,雖然她無所謂齊遠納不納妾,但能不納妾自然最好。

    這個時間點,齊遠的母親過世了,吳家吳二老爺也過世了,比齊夫人還早一點過世,這時候吳三郎都出了孝了。

    因吳二老爺和吳二夫人都過世了,頭上沒有父母了,所以吳三郎自然與吳大奶奶的大房分家了。

    好在這會兒吳大奶奶的兒子也長大了,讀書不錯,雖然沒考中進士,不過好歹中了舉,靠著吳大奶奶娘家父親曾在國子監做祭酒的人脈,在不打算繼續科舉後,便謀了個七品官做著,雖然在京中七品官很,但不管怎麽樣,好歹讓吳大奶奶不是白身,而有品級在身,比因是白身,所以見了人就要行禮的妯娌崔珍珠卻又要好一點。

    相反,吳三郎沒科舉,一直在家裏做著富貴閑人就罷了,還因出了孝,又過起了奢靡生活,讓家裏的錢又開始入不敷出了,再這樣下去,遲早會花光家裏的錢,然後喝西北風去,看的崔珍珠想吐血。

    眼看丈夫是指望不上了,崔珍珠便將一腔熱血,傾注在了兒子身上,就期盼著兒子將來能中舉,甚至考中進士,光耀門楣。

    這麽辛苦的時候,看安然的兒子將來不用科舉,就有爵位俸祿,不用擔心家裏的錢一旦花光了就會衣食無著,過的很輕鬆,雖然嘴上宗室不能科舉,將來沒什麽地位和權勢,但心裏卻想著,當初要早知道吳三郎沒出息,她要也嫁宗室就好了,反正吳三郎就算不是宗室,也不科舉,又沒什麽地位和權勢,一樣的,況且宗室再不能科舉,再沒大的權勢,總比吳三郎這樣要好吧?

    當然了,這也隻能想想了,畢竟時光不能重來,而這個世界對女性也不友好,不能離婚再嫁自己想嫁的人。

    既然沒辦法通過再次結婚,改變處境,崔珍珠自然就隻能指望兒子了。

    不崔珍珠指望著兒子有出息,光耀門楣,卻吳家大房這些年幾乎垮了。

    當初吳大老爺和吳二奶奶被流放,吳大老爺因年紀大了,又被酒色掏空了身體,這樣一番遭罪,哪受得住,於是沒撐幾年就過世了。

    倒是吳二奶奶到底年輕,身體還扛得住,所以撐了下來,這時因已到了流放的時間,就將她送了回來。

    誰知,吳二奶奶這時雖然結束了流放,回來了,但因犯罪的事,她早就被吳二郎休了,對方已經另娶了——據本來是想扶正自己當初給他的那個丫環的,但因那丫頭對自己忠心耿耿,是二奶奶要死了,那她倒願意,但二奶奶分明沒死,她不能幹這樣的事,被人戳脊梁骨,就沒同意,所以吳二郎隻得另娶了夫人,畢竟家裏總不能沒人操持。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