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兩人走動頻繁了些,於是吳三郎跟安然的關係也親近了不少,看的吳二夫人心裏很是不舒服,想著以後有空了,跟娘娘談談這個事,要是娘娘不樂意方姑娘嫁給自己兒子,老太太總不能強迫。

    很快就到了吳元娘省親的日子。

    如何熱鬧氣派,倒也不用細,反正安然是跟著大部隊,給吳元娘見了禮,人太多,吳賢妃也沒時間一一跟眾女眷什麽,頂多是跟她娘吳二夫人,還有吳老夫人多幾句罷了。

    安然就算沒有原身的記憶,也知道應該就是這樣一個情形,更何況她有,大體知道是什麽情況,所以先前並不像其他姑娘那樣緊張,仔細地學習禮儀,隻要大體上差不多就行了。

    而在省親後不久,吳元娘便下諭旨,是省親別墅空在那兒不免浪費,讓幾個妹妹,還有安然珍珠她們住進去。

    不光姑娘們住了進去,也讓吳三郎住了進去。

    最後就是吳二娘、吳三娘、吳四娘、安然、崔珍珠、吳大奶奶、吳三郎幾個人住了進去。

    其實吳二奶奶跟吳大奶奶是同輩妯娌,照理也該住進去才是,隻園裏都是單身,哪怕吳大奶奶結婚生了孩子,那丈夫沒了,也是單身,吳二奶奶卻不同,可是有丈夫有女兒丈夫還有姬妾姨娘一大家子的,住進去就不太合適了,所以便沒進去。

    而男丁,其實可不止吳三郎一人,好比大房還有個庶子,就是吳四郎,比吳三郎隻月份;又有二房的庶子吳五郎,比吳三郎兩歲。

    按理,這吳三郎能住,他們都是兄弟,也該能住進去的。

    但,別姨娘過世了、比吳二娘還透明的吳四郎沒人過問,不可能有人讓他住進園子了,便是姨娘還在世,甚至正得寵的吳五郎,也沒人提讓他住進去。

    而這,可是讓吳五郎的姨娘曹姨娘跳了起來,到處嚷嚷剛因省親之事做的不錯,如今已正式接掌吳家中饋的吳二奶奶偏心,隻因二太太的兒子是她的侄子,就將人安排進了園子,自己不是她的姑姑,所以自己的兒子,她就排除在外,聽的吳二奶奶不由火大。

    吳二奶奶自然懶得搭理她,不過看在二叔寵她,怕二叔不高興自己沒將他兒子安排進省親別墅,還是解釋了下,這是娘娘的意思。

    但曹姨娘可不接受她這個解釋,嚷嚷道:“娘娘不可能這麽偏心的。”就算偏心,起碼也不會這麽明晃晃地表現出來。“娘娘不可能想讓別人她隻對親弟弟好,不對庶出弟弟好的!”

    曹姨娘以為自己這樣了,能將住吳元娘,讓吳元娘縱然想偏心,為防別人她,也會收斂一二,麵上待自己兒子跟她親弟弟一樣,隻安然聽她這麽嚷,差點想噴笑,因為很簡單,吳元娘還真就是這樣明晃晃表現出來的,一點也不怕這樣做對她名聲有什麽不好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