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村鎮的排名也在緩慢而堅定地上升。中國區排名已經躍居第四,世界排名位居十九。村鎮庫存的資源已經有四項超過五萬大關,分別為糧食,木材、黃金和棉花。而糧食一項最為突出,已經達到了十一萬有餘。

    棉花也不甘示弱,普通質量的棉花儲量為七萬,優質棉花接近一萬。這些棉花隻有十分之一左右來自炎黃村鎮,其餘部分大都來自歪歪、突突等五個丹陽縣的棉花生產基地。而雷鳴、風行、風鈴、木魚等其它村鎮,則在李湛的安排下,有計劃地向服裝生產轉型。各個村鎮的特色商品,如蜂蜜、茶等漸漸退居二線,主線轉為服裝。

    黑氏三傑在這段時間也造訪過炎黃村鎮二次。

    討伐董卓之戰,使黑氏三傑對李湛的印象旋轉了一百八十度,不論是品行還是頭腦,都讓這三人欽佩不已。為了表達當初對於攻打木魚部落的歉意,三人約好了時間,特意帶著幾份禮品,由李湛做中間人,在炎黃村鎮和木魚單獨見了一麵,送上禮品的同時,三人鄭重向木魚道歉。木魚本性善良,在李湛的協調下,很痛快地接受了三人的誠意。

    在第二次來到炎黃村鎮時,黑煞帶上了那張當初做任務時得到的鐵礦分布圖。李湛現在是丹陽縣的縣尉,又是縣內村鎮聯盟的總盟主,這張涵蓋丹陽、阜陵兩縣周邊地區的鐵礦分布圖交給李湛再合適不過了。

    黑煞的性格非常直爽,和蹦迪的魚有些投緣,二人在一起呆了不到半天,就大感相見恨晚。黑煞在部落被殆滅後,就把所有手下村民遣散給黑鬼和黑星兩人的部落,自己做起了一名自由自在的流浪玩家。在蹦迪的魚的建議下,黑煞從此也就在炎黃村鎮駐下了腳。

    投靠村鎮的流浪村民,由最初的每天三五人,達到現在的每天都在二十人左右。這些流浪村民在炎黃村鎮衣食滿意,酬勞稱心,閑暇的時候,和原村民一樣,常常會向李湛饋贈些小物件什麽的,以表示感激。像荷包、掛飾、風鈴等,數不勝數,鎮長辦公室和休息室已經掛滿了這些東西,即有送給李湛的,也有送給若妍的。

    這一天,李湛處理完軍吏送來的軍務卷宗,正和蘇定方、蹦迪的魚、黑煞四人在村鎮大廳內圍著炭火盆閑聊。若妍和往常一樣,在服裝廠和巧手堂兩處忙碌。這個時候,一名穿著加厚棉布服裝的精壯的新村民,在鄭軍的帶領下來到村鎮大廳,向李湛獻上一條半米多長的紅鯉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