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裏長街都知道許家有個愛哭的黃毛丫頭許小翊,久哭不停。聽說最出名的記錄是兩歲那年連哭兩天一夜都不帶喘的,原因?或許有,隻是那會兒的許小翎太小不懂怎麽表達,而大人們隻知道她在哭,哭的臉青嘴烏大人們哄了又哄她的眼淚還是“吧嗒,吧嗒”掉個不停。

    然後,他們煩躁地走開,許小翎也不怕一個人站在家門口的大雜院裏,哭一會兒就滴溜溜地望著大雜院周圍的高牆。

    黃昏,一隻小野貓從圍牆上跑過,她突然就笑了。

    小孩子的世界總是很簡單,無理取鬧放聲大哭,其實隻是固執的想要獲取大人們的關注。物質匱乏的年代,大多數土地少的農村人選擇背井離鄉帶著妻兒到外打工。這部分群體中,大部分是文盲少部分念過幾年書,他們一腔熱血的來到大城市,臉朝黃土背朝天用自己的一身蠻力在這座燈紅酒綠的水泥城市打拚,每天煩勞的活計做完後累的睜不開眼又哪有心思哄孩子?

    許小翎童年記憶中最深刻的莫過於不停的搬家,農民工的工作並不穩定在哪兒上工就住在哪。那會兒所謂的家不過是臨時的工棚,每個工地開始打地基時農民工們就在地基旁的空地上搭一些簡陋地工棚,為了看守工地也為了節省開支。這樣的工棚在農民工的圈子裏很是多見,底層是建築材料的費磚塊,然後一塊大大的木板橫鋪在磚塊上,木板上在鋪上一層薄薄地棉絮,這樣的木板一塊接一塊講究一些的再多一床發黃泛灰的蚊帳窄窄地罩在床板上方。

    每天大人們上了工地,許小翎就一個人從這塊木板跳到那塊木板,再從那塊木板繞著圈跳回這塊木板,時間久了許小翎漸漸玩膩味。她開始挑父母吃飯時大聲哭泣,這是一天中不用獨處的時刻,許小翎想吸引他們的注意,父母耐心哄了一會兒她還是哭的聲嘶竭力。

    愛哭的小孩兒不討喜,很久以後許小翎才明白愛笑的小孩才能擁有更多的疼愛。

    四周很快變安靜大人們都去午睡了,許小翎扒在木板旁哭的更大聲沒人理她哭泣聲漸漸變小,然後輕哼著哼累了也就睡著了,醒過來,許小翎躺在木板床上雜亂地工棚裏又隻剩她一個。地基打完,房屋初具規模大人們帶著她搬離了簡陋地工棚住進新的工地。這樣的日子反複循環,記憶裏許小翎的三歲,四歲似乎都是這樣度過的。

    再大一些兒許小翎開始念幼兒園,父母帶她搬離工棚開始租住出租房,對他們一家而言那是一個意義上完整的真正的新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