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州該怎麽辦?”完成盧仲彥的要求,陳佑問出這麽一句話。

    “重新安排一個校尉過去就行了。”汪弘洋直接就道,“總歸舒州有了刺史,大帥還是少管比較好。若朝廷真的有什麽安排,等待詔令就是了。”

    嘴上的朝廷,實際上想的是官家。

    理論上來,你揚州大都督府轄下州縣出現盜匪,派兵去剿滅就是了。

    但現實是,之前你保信軍管舒州的時候沒出現過這樣的大夥賊人,現在新刺史還沒正式上任呢,就被賊人伏擊,偏偏這些人還拿的軍中器械。別管這些器械是周軍的還是宋軍的,也別管這些賊人是哪裏來的,現在出了這檔子事,別人懷疑你養寇自重有沒有道理?

    所以陳佑才會要魏仁浦在奏疏上寫得輕描淡寫一點,同時舒州的事情也盡量少摻和。如此種種,不過是為了表明這事和自己沒關係,自己這邊對舒州沒有其它的想法,不準備也不想插手舒州事務。

    可是,陳佑畢竟是揚州大都督府長史,舒州畢竟是揚州大都督府轄地,江夏青畢竟是當過首相的開府儀同三司。新任舒州刺史、開府儀同三司的江夏青在舒州地麵上遭遇賊人襲擊傷亡慘重,陳佑若是毫無作為,怕也會教官家升起別的想法。

    左右為難,的就是這種情況了。

    “我覺得還是讓許軍容出麵,問一下舒州需不需要我們這裏調兵幫忙。”魏仁浦補充道,“咱們這邊最好是不要出麵。”

    “不派兵,就給情報啊!”龐中和是突然想起的:“大帥不是安排人搜集情報消息麽,可以叫人查一查這夥賊饒來曆,告訴安仁縣侯讓他自己去剿匪即可。”

    “嗯,萬育這倒是一個好主意。”陳佑點點頭。

    最後陳佑還是沒下令出兵舒州,隻是讓手下兵馬注意蘄州和廬州。

    因為與都督府和節度府同處一地的緣故,廬州刺史知州從州衙搬了出去,重新選了一處宅子做刺史府。而在舒州,刺史府就是州衙,州衙就是刺史府。

    新上任的舒州刺史江夏青半靠在床上翻看州內文書,這時候一名中年男子走了進來:“相公,都督府的符令。”

    “哦?”

    江夏青抬起頭,沒有伸手接過公文,直接就問:“陳將明怎麽?”

    “賊人出沒是舒州將軍邢路之過,已經遣兵曹派人來調查,叫我等安心剿匪。”那中年男子總結一句,然後攤開公文,一字一句將其內容讀給江夏青聽。

    待聽完,江夏青嗬嗬一笑:“他倒是謹慎。”

    這笑容一閃而逝,沉著臉思忖一陣,江夏青吩咐道:“你回複都督府,就舒州兵馬廢弛,難以承擔剿匪重任,需要臨近州府派兵協助。給京中的奏疏也按照這個內容來寫。”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