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令兵得了軍令,立刻轉身跑而去。

    盧仲彥沒有待在原地,帶著自己的親兵朝後方中軍行去。

    該擺的陣勢都已擺好,甚至他為了不影響一眾軍漢,還特意離開軍陣來聽取斥候的回報。

    接下來,就看手下這些兵馬能不能完成自己預定的任務了。

    盧仲彥當時入舒州時帶了七千戰兵,後來分兵加上戰損,現在握在手中的隻有五千。

    這五千人分成四個大的部分,各部內裏兵種排列此處就不細表,隻各部整體情況。

    首先是王輝的前軍,有約一千人,數人一組分散在道路兩側的樹林之中,他們的任務是打亂舒州軍的陣型。最好能令其失去在林中的行動空間,對官道上的舒州軍形成造成恐嚇。

    之後是左軍和右軍,各有一千餘人,分散在兩翼。另外就是盧仲彥親自統率的中軍,近兩千人,除了負責進攻之外,還得和左軍一起防備著舒州軍從偏南方向繞路。

    到這裏不得不提此處的地勢。

    桐城縣城是正好在山腳底下,這山屬於大別山餘脈,從東北的廬江縣開始,一直到西南的黃梅縣,山界幾乎就是一條直線。

    山脈餘脈多丘陵山丘,舒州地勢如此,應該也是探馬斥候不及廬州的原因之一。不過這也導致了盧仲彥選擇的這一塊地方,想要繞路的話,就隻能翻過一座又一座或陡或緩的坡地。尤其是這一片樹林足足蔓延有十數裏,更是加大了繞路難度。

    綜合種種情況判斷,盧仲彥篤定舒州軍會從此處經過。

    不過,繞路難度再大,也是存在繞路可能性的,為謹慎起見,他依然備了兵馬防止舒州軍繞過他的正麵。

    “宋軍先鋒入林了!”

    盧仲彥騎馬立在中軍陣前,聽斥候如此回報,立刻下令:“諸軍準備戰鬥!”

    宋軍先鋒入林,代表前軍已經和宋軍廝殺起來了,他這個命令是下達給左中右三軍的。

    一陣陣呼喝聲從近及遠依次傳來,一股熱烈的氣氛緩緩升起,這支軍隊,已經做好了浴血拚殺的準備。

    盧仲彥微眯雙眼,看向林子。

    林子內不時傳出隱隱約約的喊殺慘叫聲,同時還有影影綽綽的人影在樹木之間跑動。

    現在正是金烏西墜之時,他們位於東北方向,稍微有些劣勢,隻能希望軍兵的素質能無視這個的劣勢。

    大約過了一炷香時間,又有斥候回報:“宋軍前軍入林!正沿官道而來!”

    盧仲彥深吸一口氣,揮手示意斥候離去,他繼續安靜地等待。

    此處的官道不算寬,大約能容納五騎並校不過官道兩旁也有空地可以行走,算上兩邊的空當,整條官道能擺開大約二十五人左右的陣勢。

    不過宋軍肯定不可能不朝兩旁樹林中派人,最後算起來,有效攻擊麵大概是一百多米。

    至於能不能更,或者會不會更大,就看王輝能把宋軍在林中的人手壓製到什麽程度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