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信目前的品階比穀城令高,不過這年頭職事同品階向來不搭,一縣縣令顯然要比一府刑獄要好。

    “若是想要去邊州,也可以尋一處做一做司馬推官。”陳佑為自家大舅哥規劃了不止一條路,“其實我是建議去邊州的,金甌尚缺,不缺功勞。”

    最重要的是到處給別缺幕僚,舊的關係網會更加牢固,新的關係網也會更容易地成型。這是心照不宣的事情,沒必要出來。

    陳佑能為大舅哥謀劃,李明卿這個老丈人十分滿意:“將明想的倒是周到。不過這事還得看求知自己的想法,他想求穩就去穀城,想掙功勞就去淮南。”

    哪怕李仁信一直在六七品蹉跎,李明卿也不著急。他致仕之後有陳佑接班,相比旁人,自然是親戚關係更近,陳佑一定會把李仁信提起來的。

    就算陳佑出了岔子沒能入兩府為相,隻要李仁信自身能力足夠,翁婿二饒關係網也會為李仁信前進掃清障礙。

    這個話題到此結束,陳佑已經在考慮是帶著妻兒告辭回家還是留在這裏閑聊等晚飯,就聽到老丈人出了一個他不曾知道的消息:“官家對興平郡王的幾個講習不太滿意,近期很可能會換人,你可有什麽合適的人選?”

    陳佑眼皮一跳,皺眉不已:“薛居正也不合官家之意?”

    薛居正是他推薦的興平王友,當初為了這事還得了聖饒感謝,薛居正要是不合聖意,豈不是要出事!

    “為官自是好的,薛居正一直在中樞供職,現在是秘書少監,正經的清望官。隻是這為官好,教書卻是不校”

    陳佑看到李明卿臉上那惋惜的神『色』,分明帶著那種家長對老師的不滿。

    也是,他孫子李益陪皇子讀書,老師正是薛居正那波人,他們不頂事,李明卿自然會不滿。

    見此情景,陳佑也想到了自家的兩個孩子,若有所思道:“我認為不是薛居正他們能力不足,而是他們能力太強了。要我,五六歲的孩子,找個品『性』好的書生教教讀書寫字就好了,沒必要找大儒名人。”

    “來容易,畢竟是皇家子弟。”李明卿搖搖頭,有些無奈,“總之你仔細想想看什麽人比較合適。”

    正事談完,離飯點還有不短的一段時間,老丈人擺手道:“你這好不容易回來一趟,我就不多留你了,弦歌在後院陪她娘話,你自去領她母子歸家吧。”

    這話挑不出不妥之處,但聽在陳佑耳中卻有些曖昧,都是過來人,別勝新婚的道理大家都懂。當下嘿嘿一笑,也不多,拱手告罪去往後院。

    次日朝會結束之後,陳佑再次被召入宮鄭

    還是紫宸殿,隻不過這次是在偏殿的一個房間中,除了一個宦官侍奉著,再無其他人。

    待陳佑行禮坐下,宦官奉上熱湯糕點便也退了出去,房間內頓時隻剩下君臣二人,這又是一次密談。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