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府衙宣布府兵諸營開始測試個人武力,太過不堪者將被清除出府兵。至於府兵清退產生的缺額,則由警察營和防務營補上。

    很顯然,補入老府兵的這些人中肯定有劉河安排的耳目細作。

    既能把老府兵納入掌控,又能汰換混日子的兵油子,一舉兩得,不虧。

    老府兵原先總共也才三千人,這段時間剿匪有人陣亡有人受傷,剩下兩千多人很快就完成了測試,這一下就淘汰了近五百人。

    空出的五百人從防務營拉了一部分,又從警察營拉了一部分,警察營人數不足,也從防務營劃撥。這一來二去,防務營組建不到半個月,就從一千五百人變成了一千人。

    這期間崔翰和吳竹林也安排人探查諸縣聲名在外的賊寨,可是全都撲了個空。

    這讓兩人心中窩火,尤其是崔翰,好不容易找到襲擊警察營的賊人線索,結果發現賊人已經人去樓空,沒辦法報仇。

    換誰也得窩火。

    找不到就找不到,陳佑心態很穩,隻要這群盜匪不出來禍害鄉裏,他一時半會完全可以當他們不存在。

    當下,還是維穩最重要。

    也因此,被清除出去的四百多兵油子得好生處置,不能一清了之。

    後世可是有驛卒被裁撤之後聚起義軍硬生生打入京城覆滅王朝的事例,陳佑可不想自己也遭遇一會。

    陳佑也想給這些人尋一條好路,然而,這些兵油子之所以被稱為兵油子,並且在府兵測試中被淘汰,除了個人能力真的很差外,還和他們不思進取、好逸惡勞、一味混日子、且習慣性地貪便宜有關。

    哪怕是有千餘年遠見的陳佑,一時半會也不知道這些人怎麽樣才不至於混到吃一餐飯都艱難的地步。

    無奈之下,正好現在新城牆還沒修完,便把這些人打發去修城牆。雖然這些人怨聲載道,期間也有過幾次的反抗,但都沒掀起大亂。

    然而城牆總有修完的一,之後該怎麽安排,陳佑還沒有個頭緒。

    時間進入六月,京兆府沒亂起來,但是渭武涇義等州亂起來了。

    這些地方生亂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些是番人作亂,有些是庶民抗稅,還有些同京兆府一般是匪患並起。

    這個消息剛剛傳到陳佑耳邊,就另有一個消息傳來:雄武節度使翁章輝以匪亂為由封鎖州境。

    因著之前大家就提防著他,他現在的這個動作無異於高聲喊出“我要搞事情了”這樣的話。

    陳佑要守禦京兆,暫時做不了什麽,但其他人可是反應迅速。

    到了寧州的黃世俊也不管西北的朔方了,直接帶著兵馬轉向西南涇州。

    涇州是彰義軍駐地,現在的彰義節度副使知節度使事王江是禁軍出身,屬於可以信任的那種。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