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汙水渠,長安城內本來是有完備的引水排水係統,而且長安城內人口最多時高達百萬,生活垃圾的處理自然也要有專人負責。

    但是,幾百年後的今,引水排水也就隻剩極少部分還起作用,更別生活垃圾的集中處理了。由於人都有從眾的心理和習慣問題,沒人收的話,垃圾基本上都朝一處扔,部分地方垃圾堆積都導致地麵比其它地方高。

    陳佑準備把水渠清理出來,然後禁止居民隨地排泄和傾倒汙水。不求讓鹵苦的地下水恢複甘甜,至少別再惡化,否則的話,可能過不了多久就又要營造新的長安城了。

    整修坊牆和清理汙水渠需要花錢,恢複坊市製度需要流外官吏。正常來,基層流外官基本上是當地富戶或者得到大戶豪富認可的人來擔任,正好長安城內已經沒有那等能夠左右朝政的大家族,就連同中樞或者強力藩鎮能搭上關係的也就那麽幾個,陳佑索性就把兩件事並為一件事。

    隻要在整修坊牆、水渠的過程中出力最大,就能提出所在區域的坊正人選。

    這個出力,可以是自己出人出錢,也可以是“勞軍”——沒錯,陳佑調了府兵來做這兩件事。

    府兵中不少都是本地人,真真正正為了街坊鄰居出力幹活,再加上陳佑安排的宣傳,雖然少不了“精明人”的冷嘲熱諷,但不少百姓的確對自己從看著長大的二狗子三娃子態度熱情許多,這也變相促進了府兵們熱情的提高。

    在陳佑的規劃中,新的坊市同以前不一樣,首先就是不禁止在坊內行商賈事,其次是不禁止在坊牆上開窗,如果家中人口足夠多、得到坊正允許、通報縣衙獲準的話,甚至可以在坊牆上開門。

    因為坊的管理沒有以前那麽嚴密,日常事務可能會比較多,所以大坊除了坊正之外,還設立了督稅和不良帥。像明昌坊這樣的坊,則兩到四個坊才有督稅和不良帥。

    督稅主要處理商賈事,兼有監督製衡坊正的作用。而不良帥,則是唐時的製度,手下有不良人若幹,負責維護治安,兼協助縣衙緝捕賊盜。三個位置,也能讓富戶們有爭搶的欲望。

    坊正也好,督稅、不良帥也好,全部都是自備幹糧的職事,府衙縣衙雖有一些補貼,但也就勉強夠一個人最基本的吃穿用度。

    白了,這是官府用來收買製衡富戶,增加對基層的控製力度的。

    回到眼前,陳佑現在正走在東市和安邑坊之間的路上,兩側正在築牆,隻不過東市這邊是府兵在動手,而安邑坊那邊則是平民百姓。

    很顯然,安邑坊那些百姓都是想要把坊正等位置拿到手中的大戶招募的,對於那些富戶來,相比於勞軍,還是自己雇傭人手來得劃算一些。

    一路走來,那些府兵看到陳佑,雖未停下手中活計,但一個個都呼喊著打招呼。

    這副熱鬧的場景,看得高啟臉皮直跳。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