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城之後,入眼的是寬廣的禦道,道旁溝渠延申,隻在橫街交匯處鋪了青磚遮蓋。

    過了溝渠,便是禦道兩旁的商戶,此時大都開門迎客,時有顧客出入,好似不知城外有大軍臨城一般。

    不過沒時間讓他去探究民眾心思,走了幾步便拐入一條橫街。

    一路上,隻見坊牆嚴整,雖多開門戶,卻無私家洞開坊牆。

    倒是路過幾處從坊內隔出的地界,任由行商擺攤坐賈開店。

    石守信雖不知平日裏往來客商幾何,但今日看去,依然不時有客逡巡,一如禦道旁。

    他離京之時,洛陽繁華勝於此地,但若論秩序井然,卻是東京汴梁占據上風。

    而比之滎澤、中牟等地,汴梁百姓更是多了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精氣神。

    一邊觀察一邊思索,很快就到了梁王府。

    早有錄事等在門口,將石守信從側門領進去。

    轉過幾道門,突聽得環佩清鳴。

    見錄事腳下不停,石守信明白梁王就在前方。

    果然,進入一處庭院,立刻看到靠坐在軒廊底下的梁王陳佑。

    行至廊外,陳佑終於發覺,放下手中書冊站起身來。

    石守信連忙下拜:“臣石守信拜見大王!”

    琴音頓消。

    陳佑笑著走出軒廊,伸手扶起石守信:“不必如此重禮。”

    石守信起身之後依然保持著恭敬的神色。

    方才梁王扶起他是所展現的氣力,竟不下於他!

    更別提梁王身旁還有護衛侍立,石守信怎敢不敬?

    虛坐在凳子上,石守信低頭道:“城外大軍聚集,非是良久之計,臣特來請大王示下,當如何行止?”

    陳佑聞言,笑問道:“你想好了,真要問我?”

    石守信連忙道:“大王乃在世聖賢,臣雖粗鄙,亦知當從聖賢之道。”

    陳佑笑了笑,然後安撫道:“聖賢既不能當飯吃,又不能當兵器使。再說了,我治理天下,也就那一套。”

    後一句是重點。

    石守信鬆了口氣,賠笑道:“百姓受苦,外敵入侵,正需要大王撥亂反正。”

    陳佑微微點頭:“既如此,先派人去鄭州接應天雷軍,之後再同天雷軍一道登船北上去對付遼人。”

    “喏。”

    石守信才答應下來,方才出去的錄事又急匆匆趕回來。

    陳佑扭頭送去探詢的目光。

    那錄事來到軒下,行了一禮才道:“葛校尉遣人來報,城外天武軍內亂,已經戰作一團,葛校尉猜測是有人欲反,請求出兵平亂。”

    石守信聞言愕然。

    他天武軍裏麵竟還有忠於天子的將領!?

    陳佑聽了也有些驚訝,隨後搖頭失笑:“竟有此事!”

    “大王,臣臣”

    石守信連忙起身抱拳,麵露羞愧之色,一時半會竟然張口結舌不知說什麽好。

    陳佑也站起身來:“你且去平亂吧。總歸都是吾等百姓,莫要折損太多。”

    石守信鬆了口氣,幹脆地應下後躬身告退。

    陳佑站在軒下看石守信在錄事的帶領下離開,喃喃出聲:“看來想不經戰爭終究是妄想。”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