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一沉吟,梁關山頷首:“丞相恐怕不行,三師或有可能。”

    ……

    “澗西來啦。”

    陳佑起身,將楊子任迎到一旁的方桌前坐下。

    待隨侍令史奉上茶水帶上門,楊子任率先開口:“我來尋中令,是有一事相詢。”

    “嗯。”陳佑點頭,看著楊子任,“但說無妨。”

    “敢問中令,意欲何為?”

    鄭重其事,結果隻說了八個字。

    陳佑稍稍等了等,確定楊子任沒有其他話才開口問道:“澗西何以有此問?”

    “若是單有保民令,朝野雖有動蕩,依然可控。然中令又欲限田定酬,天下豈能應允?”

    昔日秦王掃六合,秦法普及天下,六國遺民多有不從者,以致天下大亂。

    在楊子任看來,保民限田定酬一齊施行,無異於毫無緩衝地強製推行秦法。

    普通百姓或許就從了,那些利益受損的豪強們可不會輕易妥協。

    可是,這正是陳佑想要的結果!

    當然對外人不能直接說。

    因此陳佑隻是麵色平靜地回答:“天下財富就這麽些,我要多給百姓,豪富就少拿。澗西以為,對於彼等,割兩塊肉忍不得,割一塊肉就忍得了?”

    “天下何其大邪?豪富何其多邪?今日以割小富,則大富不言;明日割大富,則小富不語。日進一寸,月進一尺,旬年之後,何愁天下豪富傷民?”

    說得好!

    陳佑心中讚歎一聲。

    “唉。”

    陳佑長歎一聲。

    隨即看著楊子任:“人生百年,何其短暫!澗西,某已近天命矣!”

    楊子任一怔,隨即點頭:“吾知矣。”

    他站起身來,神色鄭重:“隻是這天下不能亂。”

    陳佑也站了起來,兩人目光相接。

    隻聽楊子任繼續道:“天下若亂,苦得還是百姓。既欲寬待百姓,就不當令百姓苦。不然,豈非本末倒置。”1

    陳佑微微頷首:“此亦吾之願也。”

    楊子任此時還有些天真,以為天下安穩百姓就能過得好。

    送走他後,陳佑絲毫沒有把方才言語間小小的不實放在心上,而是在考慮如何利用楊子任的這份天真,保證現在推行的計劃能夠順利進行。

    己未,陳佑召集都堂議事,正式提出要頒布限田令和定酬令,要求有司亦西海、高麗相關令式為模板,製定中原地區的限田令和定酬令。

    此議一出,都堂內部立刻吵開。

    胡承約第一個表示反對,緊接著相關官員一個接一個發表意見。

    支持的理由無非是與民生息、使民繁衍,反對的理由就多了,最主要的一條就是“抑挫百姓奮進之心”。

    當然這個百姓不包括底層那些普通人。

    不過陳佑這邊有不少人支持,反對者因為種種原因也沒有太過堅定,最後,這兩條建議沒有經過多麽長久的爭論,就通過了。

    通過當天,都來不及等次日的邸抄,限田令和定酬令即將落實的消息就迅速傳開。

    要說沒人在背後推波助瀾,應該沒幾個人會相信吧?

    司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接著再看更方便。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