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麽,喬奎成了“因事異判”派的旗幟。

    三十八年仔細鑽營,喬奎不敢做出與“因事異判”派共識相違背的判決,但有些案件,真的就要一刀切才能快刀斬亂麻,他更不敢為了逢迎集體而更改判決。

    為此,他已經借口心神損傷,推掉好些案子了。

    陳孚隻覺得這群人閑得慌,正要說話,突然頓住。

    他轉口問喬奎:“兩府相公未曾開口?”

    “未曾。”

    “快了。”

    “嗯?”喬奎一時沒反應過來。

    陳孚見狀解釋:“你也不必憂心,安穩等著即可。”

    他意味深長地補充一句:“法隨上意。”

    喬奎若有所思,不再糾結此事,扯開話題閑聊幾句,便同陳孚分開。

    陳孚一人在書院走走停停,心中卻在考慮之前喬奎所說之事。

    他最後一番話,純粹是不想在父親表態之前給出明確的態度。

    但是仔細一想,他十分好奇,為什麽兩府宰相一直不處理這件事?

    他試圖把自己代入其中,如果沒有其它信息,單隻是知道這件事,他會如何去做。

    想了又想,最後無奈承認,靜觀其變是最優選擇。

    陳孚站在路口,抬頭看向半山閣樓。

    想來此時兩府宰相們正在那座閣樓裏商討政務吧。

    在陳孚背後,與他隔著一裏地的官道上,兩輛馬車一前一後緩緩前行。

    石熙載和高鼎都坐在前麵一輛馬車上。

    聽高鼎說完,石熙載十分慎重地再次確認:“能保證中書令已經知道此事?”

    “可以保證。”

    高鼎十分肯定,他相信消息來源。

    “那好。”

    石熙載稍稍放鬆,靠在車廂上,臉上露出笑容:“不意今日竟得此消息。”

    高鼎聞言,也禁不住露出笑容:“此乃天欲助我!”

    石熙載搖搖頭:“事在人謀。”

    說完,他突然開口問道:“以成梁之見,此事該以何處起?”

    高鼎眉頭微動,看著石熙載請教的麵孔,稍一沉吟,措辭謹慎地回答:“愚以為,上策當時說動一宰相出手;次為天子下詔;再次為百官進逼。”

    他每說一句,石熙載就點頭,待他說完,石熙載笑容更顯真摯:“成梁所言,甚合我心。”

    高鼎無聲笑笑,繼而問道:“不知凝績兄著意何人?”

    石熙載不由哈哈笑道:“成梁以為某是何人?宰相之尊豈是我能支使!不過勉力勸說罷了。”

    說著,他輕輕搖頭:“若事不可為,便隻得行中策。”

    回首書院,陳佑將幾位宰相送出半山閣樓,客氣幾句,五位宰相一並下山離開。

    宰相們剛剛離開,在門外等待許久的劉河立刻上前:“相公,剛剛接到急報。”

    《欺世盜國》無錯章節將持續在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手打吧!

    喜歡欺世盜國請大家收藏:()欺世盜國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