歎了口氣,重新拿起筆?突得宦官通秉,秘書省丞石熙載求見。

    趙德昭當即把筆一扔,推開習題,整理好情緒朗聲道:“請秘書丞進來。”

    一聲應諾,緊接著腳步聲響起?一名中年文官快步走進殿內。站定後長揖到地:“臣石熙載參見官家!”

    “石卿不必多禮?坐下說話。”

    石熙載道了謝,恭敬坐到椅子上,繼而不等天子詢問便開口道:“尚書令已經召集諸官於都堂議事,聽聞是要商討宋州事。”

    “是麽。”

    聽聞此語,趙德昭眉目低垂。

    這等事關國計民生的大事,向來是兩府商量好了再通報於他,根本沒他插手的餘地。

    沉默一陣,他突然笑道:“有宰相們操勞國事,朕實心安。”

    石熙載沉默不語。

    每一次,每一次官家試圖奪權被尚書令按下去,他都會說這樣的話。

    若不是尚書令對天下兵馬掌控不深,恐怕官家也就是個漢獻的結局。

    幸好,這天下還是有忠臣的,也幸好,官家沒有讓忠臣們失去信心。

    當然最妙的是,尚書令沒有魏武勇略,不敢下手捕殺忠臣。

    石熙載轉著心思,見趙德昭神色稍緩,當即開口道:“官家信重,宰相用命,古之聖君賢臣,不過如是!”

    說著,話頭一轉,又擺出一副猶豫的神色:“隻是官家為天子,這百姓受災,若是天子不發一言,恐有那等愚民以為得天厭棄,傷官家恩慈乃是其一,遭邪徒蠱惑才是大忌。”

    趙德昭一怔,隨即肅容問道:“石卿所言甚是,有何策可解?”

    “可詔告天下,寬撫災民,著兩府宰相仔細救濟,以顯官家仁愛。”

    見天子仍有遲疑,石熙載心中明白緣由,當即道:“此非製敕,乃是官家不忍百姓受災,出言寬慰,命一翰林書之,遣一宦官宣之,如此即可。

    “弘文館高學士文辭懇切,心懷百姓,當可體察聖意,書此詔命。”

    好一會兒,趙德昭終於點頭:“宣高學士。”

    雖然太史局的奏章還沒送到他這裏來,但也可以借著這次機會一道公開回應。

    先是整個夏天缺少雨水,後是宋州決堤,你們兩府是怎麽回事,嗯?

    ……

    都堂大門洞開,一眾官員麵色嚴肅地離去。

    宋州水患已然安排妥當,隻是吏部尚書、參知政事劉熙古特別提及要防止謠言產生、擴散,叫人不得不在意。

    更讓人心驚的是,尚書令也就此事談了幾句,更是明言要大家牢記“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的道理,更要宣傳出去,免得有淫祀邪祭蠱惑百姓。

    不用多想,肯定是針對太史局的。

    不提底下人心思各異,陳佑在議事結束後直接回了書廳。

    隻是剛坐下,茶盞都沒端起來,就聽到了天子召見弘文館學士高鼎的消息。

    沉吟一陣,他開口吩咐:“讓張賢來見我。”

    過不多時,同為弘文館學士的張賢走進書廳:“學生參見山長。”

    “同矩來了,坐吧。”

    陳佑招呼一句,然後問道:“你在弘文館,可有得天子召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