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金、代三州穩固,則雲州後翼不需要擔心,擔任大同節度副使的黨從柯就能專心抵禦可能到來的契丹人。

    如果契丹不拿下幽州或雲州,想要南侵就隻能從蔚州穿過飛狐陘。而從蔚州過,他們就得麵臨後路被雲州截斷的風險。周軍調動及時的話,關門打狗不是不可能。

    無論如何,周國在應對契丹這件事上已經做好了理論上的完全準備,接下來就等著實戰的檢驗。

    夏州城外,巴寧泰帶領一行人繞著朔方城轉了半圈,最終歎了口氣拍馬回營。

    朔方堅城,不是的。

    這已經是巴寧泰抵達朔方城的第三了。

    前兩都嚐試了攻城,盡皆受挫而歸。

    巴寧泰回到中軍帳,立刻召集諸將議事。

    此時石守信和潘美都不在,不過帳內多了一個折德扆。

    當時折德扆收到巴寧泰的命令,直接轉去德靜,可以算是誤打誤撞擊中了李彝玉的軟肋,迫使他放棄支援銀州回守德靜。

    他這支在外襲擾的援軍,本是儒林城內黨項兵馬的士氣支撐,結果突然消失了。

    不論是被打退還是怎麽的,都叫儒林城士氣大跌,再加上周軍細作內外勾連、李丕祿以身作則,最終李光遠率眾投降。

    拿下儒林城,交給大將鎮守,巴寧泰沒有停留,迅速趕往夏州。

    於此同時,折德扆的振武軍在德靜同李彝殷交手數次後為防止被四麵包抄,便按照預定計劃後撤。沒想到,半路迎上信使,分出一部人馬給趕往德靜的潘美,折德扆帶著剩下的人同巴寧泰會合。

    隨後得知李彝殷的兒子李光睿屯兵七裏坪,石守信也在半路離開中軍,率部前往七裏坪。

    不過石守信一路行來,收攏的降兵蕃將也有不少,再加上振武軍的補充,抵達朔方城下時,總兵力不減反增。

    中軍帳內,巴寧泰坐在上首,許竹林坐在他右手邊,再往下才是折德扆等人。

    李善文立在帳中空處,他身後是一副銀夏地圖。

    沒有任何開場白,一開口就是正事:“昨日收到消息,慶帥已經越過白於山拿下長澤,大約後日能抵達朔方城下。之前從大斌分出的韓保貞部也已經拿下寧朔,不過據韓保貞傳信,寧朔周邊部族有依附我軍進攻朔方的意圖,等他整頓蕃軍出發,估計還要幾。”

    著,他指點著身側的地圖:“靈帥傳來消息已經過了鐵門關,最遲五後抵達朔方城。也就是,五後,我軍聚集在城下的漢軍,將達到八萬,另有蕃軍至少三萬。再加上延帥、銀帥分出去的兵馬,計有十五萬人。根據範大使的籌算,維持這十五萬人吃馬嚼,糧草需每日不停滿載往來,一旦遇事耽擱,則此處囤積的糧草就隻能維持兩到三!”

    打仗打的就是後勤。

    十五萬兵馬,真不算多。但一路上少有就地補充物資糧食,全靠漫長的補給線來運輸,這十五萬人,就太多了。

    待李善文停下,巴寧泰直接開口:“最多一個月,必選拿下朔方城。有什麽法子,都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