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著,一邊雙手舉著公文遞到王樸桌前。

    王樸接過公文翻開,看著看著,眉頭就皺了起來。

    在諜報司的報告上,陳佑把到戶部詢問的結果也寫了上去:濠泗等州未曾要求中樞調撥糧食。

    顯然都是想捂蓋子,不然濠州也不會找糧商幫忙而不向中樞求助。

    隻是沒想到樞密院諜報司會把這類消息也傳回洛陽,更想不到諜報司司正是一個對政治十分敏感的人。

    王樸長歎一聲,一股疲憊之感湧上心頭。

    靠在椅背上,抬手輕揉跳動的太陽穴,闔目考慮一陣,重新端坐抬筆在公文後寫下自己的意見。

    放下毛筆仔細看了看沒發現疏漏,也不合上,直接推到桌邊:“行了,去找大理寺吧。”

    “喏!”

    梁關山接過公文,恭敬退出房間。

    他剛出門沒多久,王樸書廳的一名書令史就走了進來:“相公,還要接著接見出京官員嗎?”

    “叫進來吧。”

    王樸沒有太多猶豫,安排的事情總得做完。

    ……

    馬車停在周山書院門口,陳佑從馬車上下來,隨口問道:“準備好了麽?”

    早就趕到門口迎接的張賢立刻道:“已經準備好了,還有不到半個時辰開始。”

    “校”

    陳佑朝書院內部走去,路過門前崗哨時朝他們點頭示意道一聲“辛苦”,得到的是崗哨們激動的回應“不辛苦”。

    之後走在書院裏,不時遇到學生打招呼,陳佑也一一回應。

    來到半山閣樓,李華宇、胡德佑以及幾個學院的院長都等在裏麵。

    陳佑現在一個月隻過來一兩次,得了空閑順便把書院裏那些不方便寫在紙上討論的事情處理掉。

    “現在最大的限製就是科舉考試。”

    話的是徐師進,他是整個書院最關心科舉的教授。

    當然不是其他人不關心,隻是徐師進身為祭酒,這類事關學生、教員前途的大事,他永遠要多操些心。

    見陳佑認真在聽,徐師進語氣緩和,不再那麽急牽

    “因為路途緣故,書院師生參加科舉隻能在河南府,稍微遠一點也就是河南四周的州縣。且不每個州能安插的名額有限,也不是所有州縣都願意讓書院的外地師生在當地參加考試。而若讓大家返回原籍,路近的還好,路遠的估計要在路上耗費三四個月,再加上報名和準備,半年就沒了。”

    “這個矛盾沒辦法解決。”陳佑麵色不變,“哪怕是在書院學習,對河南府來,他們都是外地人,在河南府參加發解擠占的是本地人名額,換成誰都不會樂意。”

    陳佑不僅僅是周山書院的山長,更是周國宰相。

    沒成為宰相的時候為自家書院爭取利益理所當然,成了宰相再為了集體的利益去損害整個國家的利益就有些不過去了。

    “如果這樣的話,書院就隻能盡量招收本地學生。”

    徐師進麵露無奈:“為了保證學生水平,必須得縮招生規模。”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