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李彝殷隻能勉勵自己這個族侄好生守土,不要墮了先輩的名聲。

    這次李彝玉過來,也不敢直接進入銀州,而是派了幕僚去商議。

    想到這裏他就氣,若不是這些一心隻想著自己的蛀蟲,以他夏州李家的實力,就不是區區十萬周軍所能拿下的!

    可恨!可恨!

    李彝玉沉著臉在營地轉了一圈,回到自己的大帳鄭

    不知道什麽原因,周軍主力竟然不從白於山過,而是走無定河,但這方便了定難軍防守。

    綏州投降的事情已經傳開,如今周軍被攔在永樂川,不像前段時間那麽推進神速,總算叫銀夏諸人稍稍安心。

    再稍微宣傳宣傳二三十年前李彝超兵拒朝廷卻毫發無損的事跡,民心大定!軍心大定!

    所以李彝玉來了,他不是要幫李光遠守城,而是想在城外騷擾周軍,內外配合之下,最好是把周軍拖死在儒林城下。

    即便做不到,也要讓周軍在銀州付出慘痛的代價。

    這就是李彝玉的目的,隻要銀州不投降就行,至於銀州為此付出什麽樣的代價,從李光遠拒絕派兵回夏州起,就不在李彝玉兄弟的考慮範圍內。

    金烏西墜,飯香在營地裏飄蕩。

    因為出征,難得有好飯好菜。

    飯裏麵混了些大米,菜除了一片瘦肉,還有幾根綠葉菜,另外就是正常的鹹肉鹹菜,一口能帶下一大碗飯。這都是普通士兵吃的。

    李彝玉這些人則是整塊整塊肥瘦相間的好肉,外加足量的綠葉菜,吃完之後還會有質量頗優的茶水解膩。至於普通士兵,大桶裏麵撒些劣質茶葉,再加一些銀夏常見的苦澀但無毒的植物梗子煮開,就是飯後茶水了。

    李彝玉剛吃完,正要出去轉轉查看一下崗哨,親兵來報:幕僚回來了!

    與此同時,撫寧縣城內,巴寧泰負手站在輿圖前,聽著手下參謀匯報。

    “……定難軍沒有從白於山襲擾,根據詹使君送來的消息,白於山部族大部分都被李彝殷召回夏州。山裏剩下的多是生戶,不願意幫朝廷,但也不會幫定難軍。”

    所謂生戶,就是維持著原始生活狀態,不願意漢化的蕃人。

    相對而言,主動或被動漢化,生活狀態向主流文明靠近的蕃人被稱為熟戶。

    當然所謂的漢化不代表他們就一定對中原政權有好感,很可能隻是出於對更好的生活的追求。畢竟這個時候,中原王朝是這一片最強大最高級的文明,但凡有點上進心的,都會選擇不同程度的漢化。

    “因為在交通要道築堡寨的緣故,詹使君估計至少需要二十才能翻越白於山。不過已經有幾個熟戶部落在接觸我軍,有他們的幫助,尋找關隘會比現在快很多。”

    巴寧泰聞言皺眉,打斷了參謀的介紹:“通知詹勝元,沒必要處處盡占,控製住兩三條道路就好,其餘地界隻要在山口築寨便可。”

    “是!”站在一旁的李善文立刻點頭,“稍後我擬一份文書請相公過目。”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