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報從前到後按照時間順序來的,第一篇文章是對銀票的誇讚,認為這大大方便了大宗交易。

    談到這一點的時候,他特意舉了蜀地的例子。蜀地因為曆史原因還有鐵錢流通,相比於銅錢,鐵錢的幣值自是不如,一枚銅錢能買到的東西,通常需要三四枚鐵錢才能買到。

    為了方便交易,蜀地豪商大多都會製作一種類似飛錢的信契,用來完成大宗交易。

    隻可惜目前隻有那種跨州連郡的豪商才有信用去發行信契,而且各家信契並不通用,有時候需要找第三方甚至第四方兌換。如果一時找不到第三方,而交易又比較緊急,就不得不使用白銀或者黃金。

    作者認為銀票這種得到朝廷授權的信契,可以成為全國通行的交易憑據。

    之後幾篇文章都是根據這第一篇引申出來的討論,爭論的內容包括如何防偽、由哪一級官府發孝發多少合適、那些人可以使用等等。

    再之後就有那等看得遠的人提出:如果日後買賣都用銀票,是不是意味著銀票將代替金銀,那豈不會朝廷想發多少銀票就能發多少銀票。

    由此一撥人又開始爭論是要想法子限製銀票的適用範圍還是要想法子限製朝廷發行銀票,是要完全禁止銀票常態化還是要使朝廷不敢濫發銀票。

    到目前為止,認為該出現銀票這種“朝廷授權的交易憑據”的人占多數,其中絕大部分人認為銀票就該是信契,不該當成金銀的替代品。

    張賢將各種觀點一條條羅列下來,比對他在山長身邊總結到的信息,在自認為可能符合山長心意的觀點前麵畫上一個圈,可能與山長心意相抵觸的觀點前麵畫一個叉。

    之後他開始思考,有哪些可以拿到山長跟前。

    重點是要言之有物,單純的讚成和一味的反對都不會叫山長重視。

    沉思的時候,時間嘩嘩流走,等他回過神來,通知早已晾幹。

    連忙收起冊子,將通知卷好朝真理堂走去。

    山長今日要在真理堂講課的事情在三前就通知了書院,不必擔心真理堂騰不出來。

    來到真理堂前,從窗子裏可以看到裏麵正有人在講課。

    瞥了一眼便不再關心,快步走到真理堂外的講課布告欄處。

    這上麵都是在真理堂講課的通知,張賢仔細瞅了瞅,隨便扯下一張已經過期的通知,打開夾子,把他寫好的通知展開按在欄板上。

    空出一隻手合上頂端夾子,兩手從上到下把通知捋平整,再合上底部的夾子,一份講課通知就貼好了。

    實話他不太理解,分明現在最重要的是西北戰事,為什麽山長卻要講親民官的事情。

    如果是他張賢處在山長的位子上,哪怕這時候不為戰事失敗做好推卸責任的鋪墊,也該把全部心思放在戰事上。

    不理解沒關係,揣測山長的心理,然後照著做就是了。

    張賢緩緩吐出一口氣,沒有進真理堂,直接轉身回山腰閣樓,他還得繼續做下午上課的準備。

    ……

    “就這些?”

    王樸翻著手中名單,抬頭看向許希文。

    許希文微微躬身回答:“三日內要出京的官員就這八人,另有十三人才入京,正等著相公接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