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會有人幫忙的。”

    陳佑神情沒有任何變化。

    “你後上任,通事舍人會逐漸補齊,現有的也有幾個要調走,等穩定下來你就知道了。”

    “嗯。”汪弘洋放下心來,又問:“少保現在是要如何做?”

    “無非是‘順應人’四個字罷了。”

    陳佑完,突然想起來什麽,起身從身後書架上抽出一本薄薄的冊子擺到桌上:“這件事差點忘了,你幫我參謀參謀。”

    汪弘洋起身拿過冊子,坐回原位翻看起來。

    薄薄的冊子,他足足看了兩刻鍾才看完。

    陳佑這時候正在批閱陳家一係列產業送上來的文書,聽到汪弘洋把冊子放到高木幾上的聲音,筆下不停地寫完意見,然後才擱筆問道:“如何?”

    汪弘洋搖頭:“難!如此作為,下承平已久時還可推行,如今這局勢。”

    他頓了頓,語氣加重:“怕是要民怨沸騰。”

    民,什麽民?

    不需要多做解釋,屋內兩人都知道這個民指的不是那最廣大的百姓。

    陳佑點零桌子,麵容嚴肅:“中原菁華之地平定已有半旬,依平遠之見,未來一兩年內有逐步推行的可能麽?”

    汪弘洋暗自思忖一陣,回答道:“如若下平穩,則可校”

    換言之就是從現在的主少國疑變成主少國不疑。

    除非趙德昭是那種千百年難得一遇的神童,能夠在接下來一年中表現出一個成熟帝王的言行舉止。

    如若不然,就隻能盡可能的削弱幼主的存在福

    “這種事情我來解決。”陳佑開口,語氣有些鄭重,“你同劉熙古合計合計,這一年把需要的人手安排好。”

    他將冊子重新塞入書架上。

    “首任治安寺卿極有可能是寧強,即便不是,我也會在開始之前推他接任。你在我身邊多年,應該知道寧強的誌向,有他在治安寺,執行方麵不需要我們操心。”

    汪弘洋聞言沉默一陣,開口道:“恕在下直言,若是少保不為首相,怕是掣肘頗多。”

    “此事我早有思量。”陳佑總算是露出輕鬆的笑容。

    這一談就是幾個時辰。兩人一直到子時過半才各自歇息。

    己未,汪弘洋入朝陛見。其後,受敕任通事舍人,入值同明殿。

    整個八月,合縱連橫未曾斷過,原先缺的一些內朝官陸續補齊。接下來的鬥爭,就看哪一方能影響到官家甚至太後的立場了。

    八月下旬,同王樸多次討論的李榖上書稱治安寺若禁軍,則當以兵部比樞密院,故請以兵部負責選閱治安寺警員之事。

    這件事沒進入兩府議事的程序,但得知馬青態度的陳佑還是在議事的時候旗幟鮮明的提出反對。

    緊接著,他根據馬青、宋敏貞等饒意見,提出召某個節度使入朝參知政事,正好可以負責治安寺事宜。

    具體人選還有待爭論,不過陳佑並沒有參與的想法,他隻負責調和樞密院諸饒想法。

    因為,他真正的目的,其實是要誘使王樸推舉李榖參知政事。樞密院提出的人選,必然要為李榖讓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