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乙未,大行皇帝大殮,移梓宮至貞觀殿,殯於西階。

    隨後,罷樞密副使竇少華,以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英華殿大學士,位次集賢殿大學士。

    之後陳佑罷河南尹,任樞密副使;太子詹事胡承約罷肅政大夫,接任河南尹;太子左春坊左庶子薛居正權知肅政司。

    這不是什麽大事,除了陳佑擔任樞密副使外,胡、薛兩個人都是潛邸舊臣的內部調整,他們自己沒意見就行了。

    同日,以光祿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劉承澤充山陵使,中散大夫、吏部尚書參知政事趙普充副使,太常卿陳槐充禮儀使,兵部侍郎權知部事李榖充鹵簿使,太子詹事、河南尹胡承約充橋道使。

    丙申,宰臣王樸等奏請冊大行皇帝皇後盧氏為皇太後,製可,令有司備冊儀。同日,詔令尊皇太後杜氏為太皇太後。

    丁酉,宰臣王樸率百僚上表請聽政,凡三上。己亥,帝見群臣於貞觀殿之東門廡下。

    是聽政,實際上真正決策的還是兩府相公。

    因年齡較大,連日哭靈守夜加上各項庶務不斷,已逾花甲之年的馬青和宋敏貞兩個除了必要的哭靈,得了空就靜靜休養,很少參加每日頻繁的議事。

    現在樞密院主持日常事務的就陳佑和王彥川兩個樞密副使,再加上李繼勳和焦繼勳這兩個同知。

    顧命六大臣中,馬青本是用來平衡王樸的,他自己也明白這一點,是以為了能夠活得長久一點,暫時放手一些不太重要的事項。

    不過任誰都想不到,眼見著馬青和宋敏貞因為身體原因不怎麽管事,王樸意圖讓政事堂壓到樞密院頭上。

    馬青這一任他沒辦法,但是等馬青卸任就有操作餘地了。隻要眾人能夠接受樞密使轉任副相是平調甚至升遷,樞密院的地位自然而然就會下降,而這需要王樸對朝堂有不俗的掌控力度。

    嗣君方才聽政,五月己亥,太皇太後杜氏因大行皇帝駕崩而悲慟不已,竟也隨之登遐而去。

    事情發生地有些突然,但大家也能接受。畢竟不久前杜太後就因為荊恭王去世而傷了精神,身體一直不好,如今又走了一個兒子,情緒激動之下猝然離世也很正常

    隻是因為杜太後的離世,一些政事不可避免被延後。

    陳佑這邊正好趁著眼下無事處理侍衛親軍。他接受製命之後沒有立刻接手侍衛親軍司,甚至都沒去和皇甫楠、蘇鳳羽等人溝通,而是把重心先放在樞密院上。

    首先,身為東宮係職事最高的一位,他多次同東宮主要官員溝通,得到盧仲彥、賈尋幽、盧價等饒支持,在同胡承約、薛居正、竇儀等達成一致後,他成為東宮一係官員的領頭人。

    一朝子一朝臣,雖然子尚幼,遠未到更換朝臣提拔親信的時候,但東宮一係官員加起來還是不可覷。

    有了這些饒支持,再加上李明卿以及當初馮道留下來的那些關係都有了重新聚攏到他周圍的趨勢,他便是一個實實在在有實權的樞密副使。以如今樞密院的地位,便是一聲副相也無不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