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威龍和王祥鳳二老,更是心情無比的快樂,他們是建立新中國的功勳,又是祖國建設的見證人。盡管他們都是一百多歲的人了,這次每到一處,總是會詳細尋問邊境的建設和戰備應急的情況。他們抱著聽不如看的想法,檢查了許多邊境上的哨所,從地麵到空中的立體防備,以及部隊的實際運行、武器裝備等,都仔細地查看了一遍。他倆是非常滿意地對文樂等人,給了大大的誇讚。

    而他們這一大幫人,出現在各邊防部隊時,讓許多的老將軍看到盧威龍和王祥鳳,都感到萬分驚喜。畢竟,他們倆人是從大革命時期,就投身革命的老祖宗式人物,很多將軍都曾是他倆的部下,見到他倆如此健康地活在人間,還關注著邊防建設,是即感到高興,又都對祖國能持久的強盛,充滿了無比巨大的信心。

    回到燕京後,這些老人們仿佛都找到了各自要做的事,他們是毫不客氣地把梁紅豔、孫潔雲、任雪梅、任紅梅、米玉仙、盧玉萍等人,給一一瓜分掉,拉著文樂的老婆們一起,寫下我國這段真實的曆史,給後人留下寶貴的史冊記載。陶儉自然成了這部曆史的主編,在她的主持下,大家將原來各自寫的回憶錄,都進行了完善和補充,一個個的積極性,是異常的高漲。讓文樂看得是搖頭直樂,隻好給予了大力支持。

    在春節過後沒多久,他們就催促著文樂等人,說是要繼續去旅遊,進一步了解更為詳實的情況。說是要把各地的經濟發展,都收錄進這部龐大的史冊之中,以高度的責任心,留下真實、完善的這段曆史。文樂看到這些老人們,找到了有興趣做的事。在過完春節,安排好相關事情後,又與大家一起出發了。

    本來黃濤總書記、伍海濤總理,還有一些意見,想讓文樂等人留在燕京,以便他們有事好隨時來請教。誰料,他們這一叫嚷,到把龍祥、盧劍揚、陳自強等人,也給驚動了。他們是連忙帶著各自的家屬和秘書,擠上了文樂他們的旅遊隊伍,周遊全國各地去了。

    黃濤、伍海濤迷惑不解時,陳麗影笑著說:“讓他們去吧,有樂樂和黑亮在,安全上不是問題,別去考慮違不違反紀律的事了。隻要他們在一起,對我們來說是好事。若有什麽事情,拿不定主意,也不用一個個去請示。嘻嘻。”

    擔任這屆中央領導常委的寧馨甜委員長,說的是更加明白一些。她說:“現在的交通多方便啊,隻要他們都聚在一起,我們去找他們不是更方便嘛。不過,我建議得多增派一些服務和警衛人員,讓我們的辦公廳主任,帶人去做好各種服務吧,以便使我們能掌握詳細的行程,也可以為他們做些協調方麵的事吧。”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