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出民營企業是國家多種經濟形式的一種補充,同樣都是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若是民營企業對所招錄的員工,建立建全養老、醫療等保險製度,與國營企業相比毫不遜色。而且它用工、激勵方麵,比國企更有優勢。它同時還可以與國企實行有序競爭,迫使當前許多國營企業門難進、臉難看,官僚主義嚴重的現象,從根本上加以改變。從而促使這些企業必須要考慮改變服務態度,為國家經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文樂的這一篇10萬多字的文章,在《人民日報》首次發表後,立即在全國大範圍地引起了討論。因為他文章中許多的實例,都來自於大家的身邊。隻是他用經濟學者的眼光,形象地把這些實例與經濟術語進行了闡述,讓人看了一目了然,感覺特別實在。一時之間,全國各大報紙,都轉載了這篇文章,許多新老知識分子,都積極發表文章,在大力讚揚文樂的同時,也正確評論了這篇文章的價值,使文樂的知名度響遍了全國。

    有些記者在采訪文樂時,他是很謙虛地把這一切成績,全歸功於燕大領導的身上。還特別謙虛地將燕大學生大大誇獎了一番,說象他這樣水平的學生,在燕大是多如牛毛。並在記者的追問下,他把自己五個室友和二姐的五個室友名字,都告訴了記者,說這些同學都有各自的專長,比他要強上許多。而他隻是將同學們的專題研究,進行匯總加以理解,才寫出了這篇論文。在這篇采訪文章發表後,他的哥哥和姐姐們,可都是風光了一陣。學校領導更是以出了文樂這樣的學生為榮,把他視為是燕京大學的驕傲。

    八八年春節,文樂是回祁閶過的年。不過,在祁閶前後隻住了十天,就又回到了燕京。讓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是好一頓的責備,想到兒子要做的事業,還是開明地放他回燕京了。春節期間,除了孫潔雲的父母和兄弟,來了祁閶一趟,直接提出文樂跟孫潔雲的婚事,要這錢那錢地說了一大堆。弄得孫潔雲在眾姐妹們麵前,是一點麵子也沒有。

    文樂到是很熱情地招待了他們,安排他們吃住在大酒店,並開出了一張一百萬人民幣的支票,給她的父母,又送了許多吃的、穿的、用的東西,讓他們帶回去。不料,孫潔雲冷冷地父母和二個哥哥說:“你們養了我11年,我男人給你們100萬,加上這些東西,差不多是一年十萬的回報。請記住,從此以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