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記得上世時,曾經發生過的一件趣事,他父親老家有個熟人,在85年出差到和田時,曾花了一百元錢,買回二十多個雞蛋大小的和田玉,回去丟在大魚缸裏,與魚為伴。誰知,在十多年之後,偶而逛玉石市場時,得知和田玉的價格驚人,他從魚缸裏撈出這些玉石,竟被人以上億元的錢購走,讓他大發了一筆橫財,在朋友圈裏是傳為一時的佳話。

    文樂見這個快六十歲的場長,為人還算是爽直,隻好應承交下了這個朋友。雙方成了朋友後,自然就得上門去拜訪一下他的家人,文樂在勞改農場總部多玩了一天,也認識了他們一家人。總場場長名叫李常山,是江北省人,曾在六二年中印戰場上負傷轉業。因為老家沒有了親人,又在邊疆找了個老婆,就主動要求留在了邊疆省。當時轉業時,是被分配在省司法廳,後來調到這裏,從分場長到副場長,再到了總場長。

    李常山現年五十五歲,過不了幾年,也就要退休了。他老婆李放睛,長的是嬌小玲瓏模樣,她說的普通話中,總是帶有濃濃的滬海口音。原來,她是從滬海下放來的知青,後招進公安部門,跟李常山結了婚,也是因老家沒親人,又在這裏安了家,對回老家也沒有什麽念頭了,她目前是在總場的財務室工作。

    這對同姓的老夫妻,倆人生育有三個孩子,老大是個女兒,去年內招進了勞改場。老二是個小子,今年考大學也沒考上,要麽等著內招,要麽年底參加征兵,去部隊鍛煉。老三還在上高一,學習也不行。雖然說他們夫妻倆,是為了邊疆建設“獻了青春”,但是,對“獻子孫”一事,還是有些想法。倆口子總不想讓孩子們,也在這窩上一輩子。“故土難離啊”李放睛是十分想送孩子們去滬海,或是燕京,到時他們也能去走動走動。

    可是,她們老李家三個孩子就是不爭氣,沒有一個能讀書走去,讓李放睛一直是耿耿於懷,在跟子薇、婉兒、玉萍等女聊天時,談到孩子的事,她是不由傷心地流出了眼淚。子薇等人,聽到她的話,也是很受感動,在安慰她時,大家都跟著流出了眼淚。本來是李放睛一人單哭,結果,弄得眾女都跟著哭泣了起來。

    當文樂跟李場山等男同誌,從外麵回來,見到這些女人個個眼睛哭的紅腫模樣,被嚇了一跳,連忙問發生什麽事了。聽到說是為孩子的事,李常山是唬著臉責怪了老婆幾句,說她不該跟客人聊這些掃興的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