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

在小興安嶺腳下阿不沁冰河上坐落的一個村莊裏,隨著震撼寒空的三聲信號槍響,這個村莊裏的每一幢房子都忽地生出了翅膀,整個村莊突然飛也似的朝遠處跑去,刹那間,就沿著冰河隱沒了蹤影。

小朋友,你看到這裏,準會挺納悶兒吧?那村莊不長胳膊不長腿的,怎麽還能會跑呢?那槍聲又是怎麽回事呢?是啊,這件事兒說起來是怪新鮮的,就是因為這個既不長胳膊又不長腿兒卻會跑的村莊,才引出了這個複雜而又動人的故事哩!

說起來,那是全國解放後的第一個嚴冬,在小興安嶺腳下的阿不沁冰河上出現了一座冰帆烏力楞。在鄂倫春語裏,烏力楞就是村落的意思。這個冰帆烏力楞裏,居住著二三十戶鄂倫春族獵民。每戶獵民那低矮窄小的仙人柱(鄂倫春人的住室,用柱子搭成圓錐形,再用樹皮或獸皮苫蓋好)板底上都有兩排會轉動的小木軲轆。它的門口,都豎著一根高高的帆杆,待到揚起帆來,獵民手持撐杆,將那杆底下的鐵尖尖紮住冰麵輕輕一撐,仙人柱就會順風“嗖嗖嗖”地跑起來。這時候,獵手神氣地站在仙人柱前端,手持撐杆,眼疾手快地掌握著航向,那仙人柱會不偏不倚地沿著冰河順風飛行。要是這二三十座冰帆仙人柱一起揚帆,一座接一座魚貫而飛,就像一條巨龍,刹那間,尾巴一甩就沒了影兒。倘若再遇上稍大一點兒的風呀,那個快勁兒呀,就甭提啦!汽車飛輪攆不上,駿馬揚蹄也是幹瞪眼……

這個鄂倫春部落的獵民為什麽要住這會跑的冰帆烏力楞呢?原來,這一帶常有地痞、慣匪和奸商出沒,他們知道鄂倫春獵民獵技高強,家家戶戶都有些珍貴獸皮和山貨,曾不止一次地搶劫過他們。這個鄂倫春部落裏的頭人寇哈泰絞盡腦汁,想出了讓烏力楞會跑這一招兒。他派親兵日夜站崗放哨,密切監督周圍的一切動靜,不管什麽時候,隻要一發現有一點點蛛絲馬跡,他立時鳴放三聲信號槍。隨著信號槍彈在天空炸響,那一幢幢仙人柱頓時揚起帆來,一個接一個有秩序地飛馳而去。

這陣兒,山外共產黨領導窮人鬧翻身的消息,對這個閉塞的小小遊獵部落的獵民來說,是難得聽到的。寇哈泰從鄂溫克幾個反動頭人那裏聽說後,知道形勢對他不利,便嚴嚴地把消息封鎖了起來。

眼下,冰帆烏力楞裏的獵民哪裏知道,這次在後麵跟蹤緊緊追趕他們的這支小隊伍,既不是地痞、慣匪、奸商,也不是欺壓過他們的白俄兵、滿清貪官汙吏、日本鬼子、國民黨,而是共產黨派來的一支二十多名戰士組成的解放軍工作隊,要向他們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幫助他們走出古老的原始森林,由遊獵變成定居的半農半獵式的幸福生活。

這支解放軍工作隊的隊員都騎著馬,有的馬上馱著棉帳篷,有的馱著糧食、炊具。他們冒著嚴寒,已經沿著阿不沁冰河追蹤一個多月了。每次都是這樣,剛剛看著冰帆烏力楞一點影兒,還沒等再靠前點兒,一眨巴眼的工夫,整個烏力楞隨著揚起的一張張冰帆,就跑得無影無蹤了。

可是,這支解放軍工作隊並不灰心,他們還是追啊,追啊……

小朋友,這個生動而曲折的故事,就是從解放軍工作隊追逐這個鄂倫春的冰帆烏力楞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