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倫春,這個英雄民族的名字,從多少年以前,就帶著神話般的色彩,從茫茫的深山老林飛到了山外。箭殺三十多奸商的呼瑪爾河事件,四十名鄂家獵手與日寇拚搏而集體慷慨就義的壯舉,曾震驚了多少人的心,那些赤手擒虎、一箭射三雁的傳說,更使山外人感到神話一般。

    傳說鄂倫春人由於受沙俄、山匪、地痞以及奸商等屢屢搶掠、欺詐,積下深仇大恨,隻要三五人合夥進烏力楞,他們就劈頭蓋臉飛去尖鏃帶蛇毒的箭和短柄獵刀……林隊長在隊列前頭走著,思考著這些事情,覺得也不可不信,自己雖然是獵手出身,身經百戰,又以“智勝”而聞名全軍,但,對說服博博彥頭人的部落,總是感到紮手,心裏沒底兒。

    他們越往裏走,土地越潮濕,空氣越涼爽,那株株黑樺、柞樹、水曲柳、核桃樹,越來越粗壯高大而筆直,它們雄偉地聳立在鋪滿層層鬆軟腐葉的林地上。這些樹幹一直到長出很高很高,才像傘一樣開始鋪張開多節的枝條……有它們在,這小興安嶺的峽穀,就顯得更加陰森了。

    林地上,腐爛、枯幹的枝葉多起來,紛紛亂亂的腳印多起來,獵犬糞、獵馬糞也開始多起來了。引人注目的是,被砍走的樹木的根部,或者被扔掉的已半腐的朽木上邊,都長著一簇簇、一排排傘蕈、乳蘑和紅色的毒蠅蕈……這都向剿匪小分隊預示,鄂倫春部落已經不遠了。

    林隊長從腰間取下一把弓和一支係有白布條的箭。一旦部落裏的人看到他們時,便咬破手指塗染箭上的白布條兒,然後輕拉弓弦將箭射過去,向對方報告,這是一支友好的人馬。這是剿匪小分隊從一位老佐領那裏得來的聯係方法。

    眼瞧就要進入鄂倫春部落,黃獵犬也格外機警起來,耳朵豎豎看,鼻孔下低之後,立即又仰起頭來繼續前進。

    黃獵犬顛顛地跑著,在一片紛亂的人行腳印和蹄窩處停住,鼻尖幾乎貼近地麵猛嗅了幾下,突然抬起頭來向左斜岔的方向小跑去。

    “虎子!虎子!”小興安剛喊出口,還沒等黃獵犬掉過頭來,突然間,在齊腰高的空間裏,隨著“嗖”的一聲響,接著就聽“邦”的一聲。黃獵犬一個掉頭猛躥,忽地撲了回來。

    林隊長和剿匪小分隊的同誌們凝神望去,恍然間見一支箭從地麵上飛起來,擦著黃獵犬的頭頂,紮到了一棵老柞樹上,箭尾還在搖晃。

    “臥--倒--”劉機槍不由自主地驚慌地喊了一聲,十幾名戰士都跟著“撲騰”趴到了地上。

    “哈哈哈……”林隊長卻站著紋絲不動,大笑一陣說,“大驚小怪,快起來起來,跟我來,沒有人!”

    林隊長打頭,大步流星地朝飛出箭的地方走去。

    “你們快看,”林隊長指著一簇荊叢遮掩的小路旁邊,對大夥兒說,“這是不用人操縱的鄂倫春人的地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